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宋養琰:實現“改革紅利”須解決六個“大與小”的矛盾

2013年01月09日07:59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三是大國企和小民企的矛盾。過去十年,國企一掃萎靡不振的固疾,一路凱歌。數據表明,這十年,特別是這十年中的頭些年,國企的平均利潤率空前看好,超越民企。2011年,進入世界500強的57家企業,基本上都是國企,參與海外大宗並購的也多為國企。

過去十年,國企之所以取得這樣輝煌業績,主要是因為,2000年后,國家為了挽救處於危難時期的國企,實行了三年的扭虧的攻堅戰略,這一戰略的核心是“抓大放小”。戰略實施的結果,大批的國企紛紛從下游行業中撤退,有條件的國企在國家大力扶持下紛紛涌向上游產業,從而更強化了國企在上游產業中的壟斷地位。上游產業,如能源、交通、礦產、電信、金融等,重要任務是為下游企業提供生產要素、中間產品和服務,下游企業絕大多數是民營企業,如各式各樣的制造業、建筑業、餐飲業、服務業等。在這種由上為國企下為民企組成的垂直的經濟結構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國門大開,民營企業,利用廉價勞動力,充分發揮市場的比較優勢,參與世界競爭,為對外出口提供大量的產品,賺取了大量外匯。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間,上游產業或企業,可依靠國家權力,通過壟斷價格,有計劃地從下游企業中獲取源源不斷的暴利即超額利潤。這就是當時國企之所以興旺發達的根本緣由。

老子說:“福兮禍之所伏”。可是,好景不長。因為上游企業的暴利,並非其本身因效率提高創造的,而其中相當大的部分是依靠權力從民企中轉化而來的,因而在國企和民企之間不可避免地產生行動不協調和利益分割不均的矛盾。這種矛盾,在下游企業經營狀況還好的情況下,不十分突出﹔一旦下游企業因國內或國際市場的運行不暢、勞動力因工資提高而使經營效益下降和利潤率下滑時,必然會凸顯並尖銳化起來。時下,我們已清醒地看到,國民經濟出現的種種矛盾,如貪腐問題嚴重,貧富差距逐步拉大,金融體系弊端層出不窮,等等,大都是由此衍生出來的。如果此矛盾不能及時和很好的化解,必然會嚴重威脅我國整體經濟的安全。

如何有效地化解這些矛盾?道路隻有一條,必須加大和深化對處於上游壟斷地位的國企進行制度性的改革,放權讓利,消除壟斷﹔降低上游企業的門檻,使民營企業也能進入,參與上游企業的競爭,使民企在更大的范圍內發揮作用,優勝劣汰。通過民企的發展,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四是大城市和小城鎮的矛盾。目前,在我國,大城市的發展快得驚人,一天一個樣,三天大變樣。我到過許多發達的國家,包括美國,還沒有見到一個國家有那麼多的大城市、特大城市,那麼多的極為豪華城市,大城市的快速發展,是一件好事,但不是越大越好,越多越好。《紅樓夢》中說:“大有大的難處”!城市學告訴我們,許多國家的實踐証實,大城市的發展,要有一定的限度,絕不是越大越好﹔中國是一個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短缺的國家,建設大城市,不僅要擠佔大量的土地,包括農民的耕地,排擠農民的就業,減少糧食生產的土地面積,還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更重要的,大城市的發展還會產生許多“城市病”,如城市垃圾無法有效處理,造成社會的嚴重污染。相對來說,目前在我國,小城鎮的發展十分落后,已經成為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為了推動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全面實現現代化,擴大農民就業,增加內需,提高城鎮居民的收益,改善他們的生活,改革社會面貌,重點不是發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而是要大力發展中小城市,特別是發展小城鎮。

小城鎮的建設,要因勢利導,趨利避害,把生態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鎮化的全過程之中,走集約化、智能化、綠色化、低碳化的新型道路。切勿貪大求全,講求小而精,堅決防止把城鎮化變成大城市化。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宋養琰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