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張 洋
2013年01月09日08: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著力點:責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一法一機構”,力量分散讓法定職責難落實﹔“十幾頂大蓋帽、管一頂小草帽”,多頭執法引發機構間的扯皮……農業部積極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將種子、化肥、農藥、漁政、草原等執法職能由農業綜合執法機構集中行使。
“跑斷腿、舍盡臉、花金錢、耗時間”,很多行政審批當事人都會有類似的感慨。海南省政務服務中心集中原先分散在各個廳局、處室內的審批權力、審批人員、審批事項,並且推行“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
“法治政府建設是全新的法治建設事業,改革創新是建設、建成法治政府的必由之路。”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馬懷德說,經過近十年的建設,法治政府的輪廓越來越清晰,內容越來越豐富。無論是《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國務院關於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國務院關於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等中央文件的出台,還是重大決策程序制度、執法規范化建設、行政權力網上公開等地方法治創新項目的涌現,都是對“人治”的堅決摒棄,對傳統行政體制和行政方式的改善。
創新不僅是改良,更是改革,一個個新思路、新機制、新制度讓責任政府落到實處,讓法治政府建設充滿活力。
如何構建高效便民的行政審批制度,浙江寧波積極探索。根據寧波市行政審批服務標准化建設的實施意見,通過分步制定不同行業、不同區域的許可(准入)標准,逐步建立一整套基於一級政府權限內的基本建設、行業准入、技術改造等方面行政審批的一體化標准。
“與以往不同,這一標准是從整體政府角度而非單個部門角度,從行業准入角度而非單一許可角度,從相對人需求角度而非管理者便利角度,來進行統一編制、整合。”余凌雲說,從“單一許可”變為“行業准入”,從“政府管理、百姓服從”變成“社會需要、政府服務”,方便讓給公眾,麻煩留給政府,這才是人民滿意的政府。
責任政府的落實過程,也是服務型政府的建設過程,不僅需要“自我革命”,更需要社會的參與。在第二屆“法治政府獎”評選的活動現場,記者看到:
北京市法制辦制定的《政府立法工作手冊》,從立項、起草到聽証、審查的各個階段,都設計了不同形式和內容的公眾參與程序﹔四川省成都市全面清理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編制“權力清單”,並向社會公布,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在黑龍江哈爾濱試點行政復議委員會中,市政府以外的法學教授、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資深律師等“外部委員”的比例達到了93%……
公信力是政府的生命線,更是法治政府的生命線。如今,群眾不僅是評判者,也是參與者,以過程的參與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的前進。“法治政府建設離不開專家學者的智慧,正如‘法治政府獎’旨在表彰鼓勵在法治政府建設方面作出突出成績的行政機關,總結它們有益的實踐經驗,推廣其有價值的建設成果,推動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馬懷德說。
上一頁 | 下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