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 >> 理論 >>
譚永生:向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轉變
2013年02月20日11:17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新形勢下促進就業的對策建議

在我國新增勞動年齡人口增速放緩,就業總量壓力逐漸有所減輕的新形勢下,促進就業的政策思路也要有所調整,要逐步從由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向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轉變。

(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由擴大就業總量向更加注重優化就業結構轉變

一是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延續發揮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在產業升級過程中,要保持主導產業的平穩更替,處理好產業結構變革特別是第二產業的結構轉型,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區域間接續的並行。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將技術要素充實到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實現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本密集型產業、技術密集型產業相互交融,並行發展。二是構建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的互動發展機制,優化制造業就業結構。要適當壓縮加工貿易,平衡國民經濟發展,為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創造條件。加快實行制造業的“主輔分離”,引導和推動制造業企業通過管理創新和業務流程再造,逐步將發展重點集中於技術研發及核心零部件生產,將一些非核心的生產性服務環節剝離為社會化的專業服務,以核心競爭優勢整合配套企業的服務供給能力。三是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優化服務業就業結構。把養老服務、少兒托管等專業特色服務、社區服務、家政服務、病患陪護服務等,作為支持生活性服務業的重點領域,引導其提高服務質量,降低服務成本和風險。加快服務業體制和機制創新,完善政策措施和經營環境,打破行業壟斷,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

(二)加快區域發展戰略調整,實現由擴大就業數量向更加注重提升就業質量轉變

一是加快區域間產業轉移,促進勞動者實現就近就地就業。加大對中西部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改善投資環境,降低中西部地區產品的物流成本,提高外貿企業產業轉移的積極性,鼓勵勞動密集型、物流成本低、產品時效性弱的中小企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推動雁行產業轉移模式,使中西部地區在未來吸納農村人口進入城鎮就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二是統籌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注重發揮中小城市吸納就業的作用。鼓勵大城市中心區人口和產業向周邊中小城市擴散,積極引導農村人口和非農產業向中小城市集中,逐步形成人口集聚規模優勢。綜合考慮中小城市的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文化底蘊,科學定位主導產業,強化其產業集聚能力,促進新增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三是穩步推進農民工市民化,實現農民工穩定轉移就業。中小城市要根據實際放寬落戶條件,堅持因地制宜、分步推進,把有穩定勞動關系並居住一定年限的農民工及其家屬逐步轉為城市居民。深化教育制度改革,以流入地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保証農民工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並做好與高中階段教育的銜接。有條件的地區,應將在城市穩定就業的農民工,納入政府廉租房、經濟適用房、限價房政策的享受范圍。

(三)加大人力資本投資,實現由促進就業向更加注重提升就業能力轉變

一是增加人力資本積累,實現由“數量型”向“質量型”人口紅利轉變。加大教育的公共投入,降低家庭和個人教育支出比重,通過勞動力市場制度建設,矯正失靈的市場信號,提高人力資本投資回報率,引導家庭和個人對人力資本投資。二是優化教育發展結構,實施職業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政府要切實履行發展職業教育的職責,把職業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發展規劃優先發展。積極擴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促使職業教育規模、專業設置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適應。加大對職業技術院校的投入,未來時期要在師資、資金、設備、政策等方面給予傾斜,並重點建設一批職業技術院校。三是啟動勞動者“強制”培訓計劃,推行新成長勞動力“就業准入”。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並能適應其職業生涯不同階段需要的職業培訓制度,使新進入人力資源市場的勞動者、企業技能崗位的職工、創業者、轉崗、轉業人員都能得到規范的培訓。要在現已確定的職業准入范圍基礎上,有計劃、有步驟地推行職業准入制度,逐步做到凡已公布實行職業准入的行業,新成長勞動力如果沒有接受學校教育或職業培訓並取得相應的畢業証或職業資格証不能就業。企業在聘用新成長勞動力時,隻能與具有相應職業資格的勞動者簽訂合同。

(四)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實現由雇佣就業向更加注重鼓勵自主創業轉變

一是加強創業教育培訓體系建設,引導勞動者轉變就業觀念。動員有條件的各類教育培訓機構開展創業培訓,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一批示范性的創業孵化基地。加強宣傳和輿論引導,多創作創業題材的節目,樹立創業典型,大力弘揚創業精神,傳播創業文化,逐步改變人們的傳統觀念,在全社會營造建立創業型社會的氛圍。二是進一步改善創業環境,促進高校畢業生創業帶動就業。簡化創業政策落實過程中的審批程序,降低注冊門檻,完備包括財稅金融支持、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場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在內的促進大學生創業政策體系。嚴格規范收費行為,合理清理和廢除政府各部門和各行政事業機構對個體、微型和小企業的有關一切不合理收費和罰款項目,改善創業環境,提高創業成功率和創業存活率。三是加強輸入地和輸出地的互動支持,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帶動就業。沿海地區政府及企業在政策、信息、社會網絡、創業理念等方面要實現與內地的互通,並加快沿海地區和內地在產業資源、人力資本、市場客戶資源、財務資本等創業要素方面的互補整合,使返鄉農民工可以得到地方政府和沿海地區的全方位支持。內地政府還要積極引導農民工服從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選准創業門路,防止高污染企業向中西部轉移,重點鼓勵扶持發展本地特色農業、現代農業、品質農業、生態農業、特色農業,給返鄉農民工提供在家門口創造就業的機會,就近、就地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作者單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研究所

來源:《中國發展觀察》

(責編:秦華、朱書緣)

相關專題
· 《中國發展觀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