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論壇(2013)分論壇四
中國與世界環境保護四十年:回顧、展望與創新
1972年6月,聯合國召開了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標志著現代環境保護國際行動的正式開始。中國政府派團參加了這次會議,並對中國於1973年正式開始的環境保護工作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
40年來,全球環境與發展以及環境保護都取得了很大進展,全球環境與發展態勢、環境-發展理念以及環境友好實踐均發生了重大變化,也面臨更多的挑戰和問題,在全球化背景下,環境問題凸顯出其政治、外交、經濟和社會發展意義。
改革開放之后的中國,社會經濟長足發展,201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躍居全球第二,但與此同時,中國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環境污染問題突出、能源安全以及不斷增加的溫室氣體排放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盡管過去四十年,中國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進行了巨大的努力,但因為環境污染的累積性特征,以及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存量環境問題沒有解決,增量環境問題不斷出現,使得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環境形勢會相當嚴峻。特別是近年來,各類環境問題引發的公共事件頻發,影響范圍更大,不僅涉及到環境問題自身,也蔓延到社會經濟生活的諸多方面。一系列與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相關的公共事件頻發,無不凸顯出中國環境問題的嚴峻和公眾對環境質量的強烈關注,由此引發的對生態安全、民眾健康的擔憂,不僅折射出民眾日益增長的對良好環境質量的需求,更是對不計環境代價的發展模式的反思,以及對未來如何協調“環境-經濟-社會”發展關系的思考。對中國“環境-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認識以及民意訴求,必然也必須反映到政府的相關戰略制定和決策過程中。
十八大首次把生態文明擺在總體布局的高度,表明了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並將其融入經濟發展、文化傳承與發揚、生態和環境保護、社會進步乃至政治和經濟制度改進的全過程,並致力於中國民族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政治承諾和決心,體現了通過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社會發展-經濟增長與生態和環境保護的協調、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實現民眾福祉的長期改進的社會目標。
本次會議將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總結和交流全球特別是中國環境保護事業及學術研究相關領域的成就、經驗和教訓,並在全球化背景下,探討中國與世界環境-經濟-社會發展問題面臨的挑戰和關鍵性問題,以及環境管理綜合決策和管理體制變革方向,預期可提出具有社會認知改進和決策支持的建議,使得本次會議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影響,更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
本分論壇將邀請在環境與發展領域有重要創新性見解的學者,從“環境-經濟-社會”發展領域的新的思想、理念、科學與技術發展等角度,分享變革時期的新見解,討論和提出全球化背景下環境善治的理念、戰略和建議。
本分論壇將圍繞以下議題展開討論:
1. 世界與中國:挑戰與應對
(1)世界與中國環境保護40年,歷程、成就、經驗與教訓
(2)國際、國內社會經濟與環境形勢變遷及中國環境-發展問題挑戰
2. 環境-經濟-社會:新思維、新認識與社會創新性變革
3. 公民社會成長、媒體、公眾參與與環境保護
相關專題 |
· 北京論壇(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