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周劼人 賀大為 葉前
“微信之父”張小龍
這種觀察與思考,已成為張小龍和他的微信團隊持之以恆的習慣,對用戶的感覺在日復一日中逐漸形成。“都說喬布斯‘有感覺’,‘感覺’並非憑空而來。”他的同事說。
張小龍的“感覺”,常常被人總結為“化繁為簡”,這也幾乎成為了低調的他在互聯網上的標簽式話語。而他也確實常常提醒團隊,“雖然要滿足用戶復雜的需求,但大部分新功能是可以砍掉的。”事實上,沒有哪一個用戶會熱衷使用一個界面和操作都無比繁雜的產品。
“極簡才能不被超越。”張小龍在很多公開場合都會拿微信的“搖一搖”功能做例子——用戶同時晃動手機,“咔嚓”一響,就可彼此添加為好友,再不必輸入長長的微信號。
更讓張小龍得意的是,微信的“朋友圈”用簡單的產品形態和功能,滿足並覆蓋了龐大人群的復雜社交需求。
如今,每天有上億條信息在這裡傳遞,上億張圖片在這裡曝光﹔很多久未聯系的朋友在這裡通過“點贊”,宣布著重逢﹔更數不清有多少用戶,每天睜眼后摸到手機的第一個動作就是點開微信朋友圈,看著彩色小圓轉動后帶來朋友們新鮮的動態。這無疑是對傳統社交活動的顛覆。
“復雜的社交,要抽象為基礎的脈絡,做不到這一點,整個產品或功能就會異常復雜。”這是張小龍在朋友圈的設計中總結出的方法論。但也正如他所說,這種對“化繁為簡”的執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至今也沒有哪本書能做出系統的總結,往往隻能依靠長久的積累與豐富的經驗。”
在“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互聯網界,張小龍帶領的微信團隊卻在某些方面出奇的“慢”。
——“朋友圈”從提出想法到開始實施,耗時數月﹔
——從開始動工到最終上線,耗時半年。
美國的移動互聯網發展有些落后於中國,比如美國還沒有一個類似微信的軟件,美國人現在仍熱衷於發短信,所以我相信有巨大的機會在等著我們。
“開工時我們選擇用英文字母A、B、C來標注版本,可26個字母用完了,都還沒有改出一版自己滿意的,於是隻能用阿拉伯數字接著標。”同事們對這一段“光輝歲月”記憶猶新。
和版本字母一並“名留微信史”的,還有后來被業界傳為“小黑屋”的會議室。剛開始做微信時,張小龍和團隊十幾個成員就在一間幾十平米的房間,同十幾台計算機為伴,白天靠零食度日,夜晚叫外賣果腹……雖然下午時會議室常常陽光明媚,雖然大家心裡都覺前途光明,但那種夜以繼日、通宵達旦的生活狀態,大概也隻有“小黑屋”三個字可以道盡艱辛。
如今,在微信團隊新搬入的TIT創意園裡,一塊用黑色鐵板鑄成的Milestone(裡程碑)立在張小龍所在的辦公樓下,上面用寥寥數行清晰地記錄著,微信從上線到用戶數突破一億,僅僅用了433天。在不缺乏奇跡的互聯網界,這樣的“戰績”還是被人看成“奇跡”,並引發了質疑。
有人說,微信的成功要歸功於騰訊龐大的用戶基礎。這種頗具壟斷色彩的批量導入,讓騰訊在各種產品上幾乎“戰無不勝”。
但質疑者忽略的是,當年在騰訊內部發力移動互聯網通訊產品的團隊,不止微信一個,微信與手機QQ的競爭也顯而易見。而當微信成功后,它所帶來的也並非“寸草不生”的壟斷式競爭,反而是公共賬號構建的互聯網生態,促進了傳統產業新一輪的創新熱潮。
成功后的張小龍更是“極端”地表達過:避免“打通”,需要打通,說明不是需求﹔避免“整合”,需要整合,說明都不行了﹔避免“導入”,需要導入,說明沒生命力……因為“用戶已經互聯,讓他們在足夠簡單的規則下自然反映出復雜的系統,效果就很好﹔隻有沒有利用好人際互聯這個基礎因素的產品,才需要去做運營”。
相關專題 |
· 中國夢·我的夢——全國百家網站尋找追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