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韓慶祥:談論改革應當注意十大問題

2014年01月13日15:45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原標題:談論改革應當注意十大問題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文簡稱《決定》),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核心理念、施政綱領、基本方略、工作思路和總體框架。正因如此,我們需要對有關全面深化改革的某些誤解、曲解加以澄清,特別強調全面理解改革,強調正確把握改革的方向和方式,以避免在改革問題上出現偏差。

談論當前我國改革,應注意以下十個問題。

改革中的“變”與“不變”

改革當然意味著變,它要革除各方面的體制機制弊端,破解固化的不合理的利益格局,破除發展進程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改變陳舊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落后做法,改變廣大人民群眾不滿意的社會現象等。

變與不變是辯証統一的。所謂“變”,主要指“改變和革除”。在改革中,在注重變的一面的同時,也要注意某些不該變的方面,正確處理變與不變的關系,不能隻注重變而忽視不變。正如習總書記指出,不能改的任何時候都不能改。改革中不該變的方面,主要是我們黨所堅持的根本原則與優秀成果:新時期我們黨確定的根本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我們黨所堅持的正確立場、觀點、方法﹔對中國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的人類文明優秀成果﹔中國文化中優秀的思想資源﹔延續下來且被實踐証明的優秀歷史傳統﹔被實踐長期証明且受人民群眾歡迎的好的做法與經驗,等等。如果不顧這些根本原則和優秀成果,一味強調變,就很容易割斷中國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使人們面對著一個碎片化的社會,從而缺乏恆定統一的方向感,社會心態變得浮躁,心靈無所歸依,甚至會引起社會的某種不穩定。

改革中的“前進”與“回歸”

改革是為了更好的前進,是往前走。它既要為前進破除障礙、注入發展動力和創新活力,也要在前進中不斷增加和諧穩定因素,還要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辟路徑、增強動力。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在我國改革中也有“回歸”的方面。這種回歸具有“撥亂反正、正本清源”的特征。它既有回到原原本本的馬克思主義本質上來,澄清一些人對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種種誤解﹔也有回到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晚年所講的社會主義本質上來,理清一些人對社會主義產生的某種曲解﹔又有回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內在要求的體制機制上來,改革被扭曲的體制機制弊端﹔當然還有回到中國共產黨的本質上來,重塑被一些人丟掉和損害的黨的威信和形象﹔甚至在某種意義上還要回到綿綿延續且在今天改革實踐中能發揮補偏糾弊作用的優秀歷史文化傳統上來,找回被一些人丟棄的傳承。沒有前進的改革不是真正的改革,隻有前進而沒有回歸的改革,也不是真正的改革。

改革中的“進步”與“代價”

改革是為了進步,歷史和實踐証明,改革也確實促進了中國進步。改革要破舊立新,它使我們與時俱進地跟上了時代發展步伐﹔改革要破除僵化保守,它推動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新和發展﹔改革要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是攀登人跡罕至的高山,它不斷提升著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

但不能否認,改革也會有代價。任何發展總會有代價,任何改革也總會有代價。缺乏科學分析、研究和論証的改革常常會出現失誤,違背科學方法的改革會付出代價,把握不好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改革會給發展和穩定帶來阻礙,膽子不大的改革會錯失機遇,步子不穩的改革會走彎路,割斷優秀歷史文化傳統的改革會使人們迷失方向,利益格局調整的改革會使某些人作出犧牲,等等。我們在看到改革取得進步的同時,也要看到改革可能會付出代價。承認改革中的代價,實質上也是為了做好少犯錯誤、減少代價的准備,把代價限制在最小范圍之內,更好地促進社會進步。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