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黨委常委、昌吉市市委書記 何永慧
二、用“一切為民”的觀念創造政績,明白能干什麼。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個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一個部門、一個單位也是如此。如何把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的功效和作用來,就要抓主要矛盾,集中精力辦大事。遍地開花和胡子眉毛一把抓,往往結果是什麼事都干不成。對於把資源集中用在干什麼事上或把精力花在哪一方面,就需要我們每一位黨員干部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中去尋找、去發現。因為隻有明白群眾最關心、最需要、最迫切的事,我們再實干,才會取得群眾的信任,贏得群眾的支持。否則,哪怕我們的工作干得再好,做得再漂亮,群眾不認可、不滿意、不支持那我們再怎麼干也是水中月、鏡中花。到昌吉市開展工作后,我深刻感受到昌吉市經濟社會發展快,多項工作均走在全州甚至全疆的前列,是出經驗、出干部的地方,但同時也發現黨員干部中存在著慣性思維,我感覺還是我們的干部出去的少了,視野不夠開闊,見識不夠廣博,於是組織開展了適時赴發達地區和疆內先進縣市考察學習,開闊視野、博採眾長,借智建設、借智發展﹔成立了昌吉市產業發展戰略規劃工作智庫和規劃建設管理專家智庫,成立“文化名市”戰略研究所、“花兒文化”研究所,推進“文化名市”建設﹔與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中科院科技管理學院建立合作關系,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制定具體路徑和實施方案﹔深入開展“四學”、“四問”和“上請上問”活動,讓群眾參與到發展思路制定上來,從而使發展思路更加符合民生,更加契合民意。同時,我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的要求,全市上下思想必須要統一,必須與市委同心同力同向同調,為此,我們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必須以正在開展的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進一步解決好政績為誰而樹、樹立什麼樣的政績、和靠什麼樹立政績的問題和“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這三個立場和宗旨問題,外正其行、內修其心,自覺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和公平正義的維護者。堅守廉潔從政這條底線,任何時候都不能跨越,帶頭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自治區、自治州“十項規定”,深入查找整改政治堅強和“四風”問題,自覺淨化“生活圈”、“交際圈”、“娛樂圈”,著力營造清正、清廉、清明之風。
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都應從實際出發,從長遠出發,從人民群眾利益出發,著眼全局,遵循規律。按照群眾要求制定任務目標和工作措施,規范有序地推進,切忌“情況不明決心大”,“拍腦門”、“想當然”地貿然拍板。對於領導干部來講,抓落實,是工作方法問題,也是工作能力問題,更是工作作風問題。落實抓得越徹底,工作成效就越大,政績就越突出。基於這一認識,按照“力度不減、投入加大”的要求,將年財政資金的75%用於民生項目建設,2011年、2012年民生事業投入分別達28億元、38億元,佔財政總支出達68%、76%,並先后啟動實施新區綜合醫院、體育館、文博中心、社會福利產業園區、民俗文化產業園等民生項目,全市53萬各族群眾充分享受到教育培訓、醫療養老、休閑娛樂、創業就業和社會保障各項惠民政策。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本質上是如何正確對待群眾,努力為群眾掌好權、服好務的問題。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體,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作為黨的領導干部,要深刻認識到,手中的權力來自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職責所在。為此昌吉市提出了“一條主線、兩大任務、三個定位、四大戰略、五個提升”的發展思路和“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提升群眾幸福感”的總體要求。同時,在研究論証和歸納提升的基礎上,制定了“群眾出題、黨委定題、政府解題、人大政協判題”的決策模式,實施了還地於民、還綠於民、還景於民的“三還於民”舉措,推行了民生項目“當年建設、當年完工、當年受益”的項目管理機制。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努力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行路、飲水、就學、就醫等難題,絕不能搞任何不符合群眾利益的“花架子工程”、“面子工程”。在工作中既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權益,富民惠民,又要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情感貼在民心上,作風擰在求實上,創造出人民群眾滿意、贊成、肯定的政績。
相關專題 |
· 黨的群眾路線理論征文 · 問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