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黨委常委、昌吉市市委書記 何永慧
怎樣看待政績,秉持什麼樣的政績觀,這是衡量黨員干部能否正確對待群眾、正確對待組織、正確對待自己的試金石。政績觀是黨員干部對如何履行職責、追求何種政績的根本認識和態度,對黨員干部如何從政、如何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是黨員干部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重要體現。在全黨開展的第一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習近平總書記在指導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要求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政績觀,切實抓好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這一重要論述抓住了產生“四風”問題的源頭和要害,為提高我們各級領導干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指明了方向。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是新時期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謀利益、創政績的迫切需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中明白要干什麼、能干什麼和干了什麼,自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托起“中國夢•昌吉興”的歷史重任。
一、用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指導政績,明白要干什麼。2013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專題聽取了新疆工作匯報,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新疆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疆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就是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如何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張春賢書記指出,要牢牢確立長治久安的指導思想,處理好發展和穩定的關系。長治久安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總目標,是治疆的總目標和總要求,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的重要實踐。要緊緊圍繞長治久安,處理好發展和穩定的關系。作為黨員干部,我們必須明確,穩定和發展並不矛盾,而是互為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什麼事情都做不成,一切改革發展都無從談起,再好的規劃方案都難以實現,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去。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是基礎、是前提,經濟上不去、民生問題解決不好、民心抓不住,穩定最終也保不住。為此,昌吉市適時提出了黨員干部要“講政治、講團結、講學習、講廉政、講效率”的“五講”要求,同時積極開展轉變機關效能和干部作風建設活動,干部隊伍中存在的懶、散、庸的問題得到了有效整治。在這一過程中,也讓昌吉市黨員干部明白如何把一名共產黨人的責任與信仰融入到群眾需求中來,如何把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與為民辦事相統一。雖然百姓的聲音或許泥沙俱下,但隻有開放包容,俯下身子才能傾聽那些沉沒的聲音。意見的表達未必都有道理,但隻要走進群眾中,完全可以兼收並蓄。以開展昌吉市近千名黨員干部“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策於民、問政於民”、“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走入6000余戶家庭中為例,這場“零距離•大走訪”活動,不僅僅是“訪貧問苦”,更是讓黨員干部俯下身去發現基層不僅有矛盾待解、訴求待應,更有忠言可聽、良策可尋,讓每一位黨員干部明白實現昌吉市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要干什麼。
思路決定出路,觀念促進轉變。用黨的群眾路線引導著正確的政績觀,正確的政績觀實踐著黨的群眾路線。在具體工作中,就是以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找准正確政績觀的發力點,我們昌吉市的發展才會有方向﹔隻有拿准正確政績觀的切入點,我們的新型工業化才會有動力﹔也隻有握准正確政績觀的落腳點,實現昌吉市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才會更久遠。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如果我們的政績觀發力點、切入點、落腳點稍有偏差的話,就會給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無窮后患。橫刀立馬整作風、大刀闊斧求變革、俯首洗耳聽民聲、埋頭盡心謀發展,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是昌吉市各族群眾共同的心願,也是我們基層縣市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如果有一絲偏差,那就連這一點機會都沒有了,隻能承受最后的結果。
用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指導創造政績觀,要求我們既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完成自治區、自治州年初下達的各項經濟指標,又要推進昌吉市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既要統籌區域發展、城鄉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又要可持續發展,實現昌吉市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在工作中既要創造“顯績”,又要創造“潛績”,無論是打好昌吉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攻堅戰,還是搞好新型工業化,都是復雜而艱巨的任務,都需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全市黨員干部隻有丟掉各種私心雜念,從昌吉市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出發,不斷校正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指向,一任接著一任干,一錘接著一錘敲,確保一張好的藍圖一干到底,取得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成效,用實實在在的成效取信於民,夯實昌吉市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根基。
相關專題 |
· 黨的群眾路線理論征文 · 問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