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黨委常委、昌吉市市委書記 何永慧
三、以“民生理念”為基本點檢驗政績,明白干了什麼。政聲人去后,民意閑談中。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干了做了許多工作,但所作所為到底取得怎樣的效果,到底獲得怎樣的成績,不是靠我們的嘴來講,也不是靠我們的筆來寫,而是要我們去聽群眾講去,看群眾寫。群眾認可、滿意再接再厲,群眾有意見、有看法停下來仔細考慮,加快調整。隻有這樣我們以后每上一項目、每實施一批民生工程,將會更有群眾基礎,干什麼實業將無往而不利。例如前幾年新聞上報道過的寧波的PX事件:寧波市經與項目投資方,根據群眾的訴求和想法研究決定, PX項目和煉化一體化項目前期工作停止推進。該項目總投資估算約558.73億元,年產1500萬噸煉油、120萬噸乙烯。對絕大多數基層縣市來說,這都是難以抵卸的巨大誘惑。作為連任三個縣市的縣市委書記的經歷我更能理解當地政府的發展沖動,甚至可以體會當地政府的良苦用心,但一切發展最終都是為了民眾,也應是所有黨員干部政績的最終歸屬。因此當我們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中明白干了什麼,再根據群眾反映的情況來總結經驗教訓,調整以后正確政績觀的方式、方法和方向,那我們的“政績”就會更有意義,更有自信,更有底氣。
政績最終都要用實踐、群眾和歷史這三把尺子加以檢驗。經濟和社會發展好與不好,應該是群眾說了算,還要經得起歷史檢驗。檢驗政績的標准,不是看自己怎麼說,上級如何評價,而是要看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所以,廣大領導干部必須真正樹立起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群眾觀,始終把群眾的意願作為第一信號,每一個項目、每一項工程、每一個決策,都應充分考慮群眾的願望,看能為群眾帶來多大好處。在具體工作中我們各級黨員干部要始終相信群眾,依靠群眾,虛心聽取群眾意見,善於從群眾中汲取營養。我到昌吉市工作的前三個月,基本上不開會不講話,把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調研和了解情況上,深入走訪了全市100多個單位和16個鄉鎮、街道,但我覺得還不夠全面,就按照“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思路,廣泛征求廣大干部群眾對昌吉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建議,在廣泛調研、深入思考和集體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昌吉市在烏昌一體化背景下的發展實際,繼承和發揚上屆市委“四大戰略”、“五張名片”的精髓優點,在七屆市委二次全委(擴大)會議上,升華總結出符合當前昌吉市發展實際的“文化名市、生態美市、科教興市、產業強市”四大戰略和新疆“美食文化之都、宜居創業之城”的城市形象定位。基於此,我們提出來四個100戰略,2015年進全國百強縣(市),2020年財政收入過100億,2025年城區面積過100平方公裡、人口過100萬。有了這些定位,搶抓了這些機遇,城市建設三年來還是有所變化:城區擴了一倍,我們從32平方公裡擴到現在的52平方公裡﹔人口從32萬增至近53萬。城區擴展了、人口增加了,就會面臨如何應對城鎮化的問題。第一個著手點就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我們在調研論証的基礎上提出“堅持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並重、現代服務業與傳統服務業並舉,推動服務業發展提速、結構優化、比重提升”的思路,制定了加快發展總部經濟、高檔酒店和大型零售企業實施意見。同時,經我們爭取,烏魯木齊國際機場遷建放在了昌吉市境內,這對再造一個昌吉、再造兩個昌吉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凝聚產生力量,團結誕生興旺。從裕民到額敏到昌吉,時刻牢記組織重托和群眾期盼,在工作中切實感受到了群眾當中有智慧、有思路、有辦法。人民群眾是一面鏡子,能夠照出人間的善與惡、美與丑﹔人民群眾是一把標尺,可以衡量出我們工作的成與敗、得與失。“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眾對我們各級干部的政績感受最直接、最真切,也最有發言權。隻有經歷了歷史的檢驗、為老百姓所公認、為廣大人民群眾真心擁護的政績才是真正的政績。
相關專題 |
· 黨的群眾路線理論征文 · 問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