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上篇 批判舊世界   第二章 馬克思與康德

2.仰望星空

韓毓海

2014年05月09日13:46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一方面,人是自己制定的法則的產物﹔另一方面,人也是宇宙間生命力的造物,且終將這種生命力歸還給宇宙。但是,宇宙不是按照數學、邏輯和語言學的規則發展的,宇宙的存在形式不是道德戒律,而是能量和力,宇宙是能量的擴張,它運行的方式是“力的爆發”,是“在分裂與解體中生成”,這種擴張與爆發是對法則的突破,而不是按照既有社會法則進行的“有目的的生產活動”。

“我頭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則”——康德用一句話劃分出兩個世界:一個是按照既有社會法則生產、生成的世界,另一個是在不斷的分裂和解體中擴張著的、一切“固定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的世界。康德之所以要堅持“內心的道德法則”,當然就是力圖與后一個世界對抗,無論這種對抗是否有效﹔而康德只是這樣執著地說:這至少可以從憑借這個法則對我的存在的合目的性的規定中,克服我對整個感觀世界的依賴。

而這個被用“星空”來隱喻的世界,即后來被馬克思稱為一切“固定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的世界,實際上也就是現代世界。在康德生活的時代,現代世界已經在人類歷史的地平線上洶涌噴薄而出,恰恰是康德最早分析並概括性地抓住了這個世界的運動規律,並用一個絕妙的比喻——“星雲爆炸”來描述它,盡管康德是用非常抽象的方式、是用隱喻的方式來描述這個世界的發展和運動規律的,但是,康德的隱喻和他的描述方式卻深刻地啟發並影響了馬克思和恩格斯。

比如,康德在這篇文章的結尾說:面對“星空”,面對力量的沖突,數學的辦法、邏輯學的辦法、一切“形而上學”的方式都是匱乏的,因為這裡需要的是物理學所揭示的“力量對抗法則”,需要“化學的離析程序”,以此來分析各個不同的“力”之間的關系。而恩格斯談到唯物史觀時則這樣說:“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沖突中產生出來的,而其中每一個意志,又是由於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成為它所成為的那樣。這樣就有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此就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而這個結果又可以看做一個作為整體的、不自覺地和不自主地起著作用的力量的產物。因為任何一個人的願望都會受到任何另一個人的妨礙,而最后出現的結果就是誰都沒有希望過的事物。”恩格斯對於唯物史觀的介紹,就是建立在“星空”的隱喻的基礎上的。

使康德得到碩士學位的畢業論文是《簡述幾個關於火的思考》,這是康德第一篇研究“能量”和“力”的文章(這是1755年的作品),如果以今天的學科劃分標准來看,它就不屬於哲學論文、倫理學論文,而是一篇物理學論文,康德的學位論文應屬於“理科論文”,“康德碩士”實際上是個物理學碩士。

這篇論文的核心創見,是通過闡述“活力”,以與萊布尼茨和牛頓的“死力”相區別,它以熱力學的思想代替了靜力學,提出了“矛盾普遍性”的論斷。所謂“活力”,也就是說事物發展的內因﹔所謂“死力”,則是說事物之間的關系,即事物發展的外因或者外在動力。康德認為:任何事物內部都包含著矛盾性,這種矛盾性之根源,在於“力”有吸引力、排斥力、彈性這三種形態,而並非牛頓所謂的隻有“引力”這一種形態,因此,事物變化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事物本身內在的矛盾性——“力的吸引和排斥”。物質運動的根本原因並不在事物的外部(即事物之間的互相作用和聯系),而在事物的內部﹔內因是第一位的,外因是第二位的。

毛澤東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成為康德杰出的后繼者(盡管他未必深入研究過康德的著作),因為他的《矛盾論》以極其短小精悍的篇幅便一舉抓住了康德所開辟的“熱力學時代”的精髓。

康德另一篇重要論文,以今日之見,同樣屬於典型的“理科論文”。它乃是一篇用物理學方法來批評數學方法的文章,題目叫做《將負值概念引入世俗智慧的嘗試》,那是康德1763年的作品。這篇文章的創見是提出了“負值”的范疇。康德深刻地指出:如果從數學和邏輯學的角度來看,“矛盾”的觀點就根本無法立足,或者說,在數學和邏輯中,“矛盾”根本就不能存在,因為一切“自相矛盾”的命題在數學上均不成立﹔實際上,“矛盾”的觀點完全是物理學的產物,它的基礎就是“力的沖突”。

康德說:物質的堅硬性,即阻止他物穿透的力量,是與吸引力不同的“負引力”,而這就是矛盾沖突的基礎。庫恩說:

康德反對用數學方法來研究哲學,卻又認為數學可以有效應用在哲學裡。他區別了邏輯的矛盾與力的真實沖突。包含邏輯矛盾的東西,便不可能存在。因此,任何在邏輯的意義下有矛盾者,即為虛無。然而包含事實沖突的東西,卻是可能的,不可穿透性便是一例。它是“負引力”,是一個物體阻止另一物侵入它佔有的空間的力。康德另外還從心理學及倫理學裡援引了其他例子來支持“負量”的說法。許多物體裡頭都有相反的力,然而由於它們互相抵消,所以表面上看不出有什麼事情在發生,但是或許一個小火花便能讓處於力量平衡狀態的事物動起來。

馬克思后來說,相對於那些“機械的唯物主義者”,正是唯心主義發展了唯物論的辯証法和辯証法的能動的方面,辯証唯物主義面對的是熱力學時代的問題。而康德在發表於1755年的《自然通史和天體論》中所提出的著名的“星雲假說”便是如此。這一學說的要點是說:宇宙的生成,是基於物質中內含的能量、力量的沖突。能量的積累沖破了它的物質外殼,從而形成了爆炸性的擴張——這就是辯証唯物主義發展觀的基礎。

馬克思認為,正如宇宙是在分裂和爆炸中生成一樣,資本社會也是在對抗和分裂中發展的,“不平衡”是資本主義擴張的基本前提。因此,拒絕斗爭,拒絕對抗,也就是壓抑這種分裂,其結果就是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爆發。弗洛伊德則補充說,人的心智與靈魂也處於本我、超我和自我的分裂狀態,長期壓抑這種分裂,必然導致精神崩潰。

馬克思、尼採、弗洛伊德都是熱力學時代的思想家,因此,他們畢生喜歡對抗和斗爭。恩格斯說,斗爭是馬克思唯一的哲學,因為在馬克思看來,對抗、斗爭和在分裂中發展,這才是宇宙生成的真實景象,即使靜止的物體,也不過是內部能量沖突達到暫時平衡的一種狀態。

在馬克思看來,現存世界秩序的破裂,即現存資本主義世界秩序的崩潰,不但是必然的,而且也是一件大好事,因為它意味著生產力的解放,意味著公民權即勞動者的權利的擴大,意味著那些被既有資本主義現存秩序所壓抑著的生產力和無權者權力的解放,意味著一個新世界的生成。與“三大批判”的主旨完全相反,馬克思說,一切法則都是“暫時的和歷史性的形式”:“人們借以進行生產、消費和交換的經濟形式是暫時的和歷史性的形式。隨著新的生產力的獲得,人們便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而隨著生產方式的改變,他們便改變所有不過是這一特定生產方式的必然關系的經濟關系。”關於社會法則,馬克思說:“社會——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麼呢?是人們交互活動的產物。人們能否自由選擇某一社會形式呢?決不能。在人們的生產力發展的一定狀況下,就會有一定的交換﹝commerce﹞和消費形式。在生產、交換和消費發展的一定階段上,就會有相應的社會制度形式、相應的家庭、等級或階級組織,一句話,就會有相應的市民社會。有一定的市民社會,就會有不過是市民社會的正式表現的相應的政治國家。”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