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唯物史觀視閾下口述史料價值與歷史虛無主義批判【3】

周進

2017年11月13日10:31    來源:紅旗文稿

三、堅持唯物史觀,在批判歷史虛無主義中科學運用口述史料

要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泛濫,增強與歷史虛無主義斗爭的自覺性、主動性、有效性、韌性,最根本的是要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觀察世界、認知歷史,堅持客觀性、規律性、正確性、整體性原則加強口述史料的征集、整理、甄別與運用、宣傳,加強專業體系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

1.勤於征集、整理、留存、甄別口述史料,堅持口述史料與文獻資料相印証的原則,提供立體、准確的歷史記載信息,避免被歷史虛無主義所利用,為深化歷史研究夯實基礎。

口述中往往會有太多或有意或無意的記憶失誤,也會有有意或無意的謊言,這樣的口述雖然也有保留下來以為后人研究的價值,但是作為採訪者,如果不認真反映做訪談時的特定環境、背景和被訪者的狀況,事后對口述者提供的材料一放了事,不去核對、鑒定,任由這樣的材料保存下去,謬種流傳,甚至會為某些別有用心者利用,結果是為后人制造一系列混亂,被歷史虛無主義者所利用,這是對歷史不負責任的表現。所以,作為採訪者、整理者,要通過回訪、擴大採訪對象范圍、查找歷史文獻資料等方式進一步去考証、核實。隻有加強積累,經過這樣的反復考証,才能挖掘出隱藏在背后的真相,口述史料的真正價值才能夠體現出來。

2.勇於在學術上運用口述史料與歷史虛無主義展開辯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辨明歷史虛無主義史料運用的錯誤性。

當下歷史虛無主義言論不少是從一些似是而非、以偏概全甚至錯漏百出的口述史料展開,在傳播內容上更加注重“碎片化”,有的甚至把一些歷史事件不顧前因后果地任意剪裁,特別是充分利用新媒體自媒體內容短小精悍親民的特點,用小細節小故事來剪裁、肢解、歪曲大歷史。所以,要在學術研究上主動有針對性回應社會大眾對歷史與史實的關切,與歷史虛無主義者展開深入辯論,用其矛攻擊其盾,辨明是非曲直,對被歷史虛無主義顛倒的歷史進行撥亂反正、正本清源。隻有在學理上駁倒這些觀點,才能有效阻止其泛濫和傳播。

3.善於在傳播上利用各種媒體形式做好傳播、教育,以正向宣傳引導,消解歷史虛無主義負面影響。

一些新媒體、自媒體由於發布便捷、傳播速度快、范圍廣等特點,日漸成為歷史虛無主義者各種論調和言論新平台。一些聚焦歷史話題的微博、網絡大V以及某些公共微信平台或個人微信已經成為歪曲歷史甚至編造歷史的主要推手,也使得一部分手機客戶端、微信、微博成為歷史虛無主義的集散地。與此同時,口述歷史也順應了互聯網時代的潮流,積極地融入多元化的媒體之中,從口述歷史的平民化等系列特征來看,其與媒體的交融是進一步發揮其價值的必然選擇。近年來,以口述歷史為內容的電視、互聯網節目層出不窮,如中央電視台的“國家記憶”是中國第一檔國史節目,以“為國家留史,為民族留記,為人物立傳”為宗旨,展現黨史、國史、軍史中的重大歷史事件、各領域重大工程建設、揭秘重大決策背后的故事、講述各階層各時代代表性人物,記錄講述黨的奮斗史、創業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探索史、改革開放進程史。國家圖書館的“中國記憶”項目,以傳統文化遺產、現當代重大事件、各領域重要人物為專題,以傳統文獻體系為依托,系統性、搶救性地進行口述史料、影音資料等新型文獻建設,並最終形成記憶資源體系,通過出版物、展覽、講座、專題片和體驗活動等多種形式面向公眾進行了資源推廣。這些借助平面媒體、廣播媒體、電視媒體及互聯網媒體、手機新媒體,打破了傳統單一媒體傳播范圍窄、傳播速度慢的遲緩態勢,在微博、微信、手機等多媒體的交融中拓寬了口述歷史的傳播渠道。歷史工作者要不斷加強對新媒體技術手段的學習運用,針對不同媒體受眾,因地制宜地生產公共歷史產品供給,激發媒體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媒體對科學歷史觀和主流意識形態的引領塑造作用。

4.鑒於與歷史虛無主義斗爭的艱巨性、長期性、復雜性,應構建口述史專業體系,建立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的,具有價值立場、深厚史識功底和扎實知識背景的人才團隊。

由於長期以來口述歷史理論體系的不健全,導致創作團隊的非專業性,相對欠缺專業的學術性,中國口述歷史尚處於初始的採集、整理“口述史料”階段,遠遠未提升到“口述史學”的研究層面。全國高校中專職從事口述歷史工作的專業人士也很欠缺,從而導致相關學術研究團隊的專業水平並不高。全國各地的口述歷史研究者,主要集中於髙校和專門研究所,這些研究人員多為本單位的學術骨干,肩負著繁重的科研任務,他們所進行的口述歷史研究,主要是因為對口述史學感興趣而進行的兼職性的研究。很多人抱著搶救口述史料的使命感和學術責任感來從事這項艱苦的工作,是抱著犧牲與奉獻精神來從事口述歷史訪談及研究的。加上沒有正規的研究機構作為學術依托,沒有必要的經費加以支撐,從而導致口述史學發展缺乏有計劃的長遠規劃,人們只是就自己感興趣或有條件進行的口述歷史訪談展開工作,那些急需搶救的人物及口碑史料難以有效地搶救。因此,要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著眼長遠,加快構建學科體系和人才團隊,使口述史學、口述史料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為深化歷史研究、批駁歷史虛無主義、建設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發揮積極作用。

(周進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上一頁
(責編:曹淼、謝磊)
相關專題
· 《紅旗文稿》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