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目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4】

遲福林

2017年12月21日15:07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四、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不斷壯大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在經濟全球化與國內經濟轉型歷史交匯的大背景下,推進以自由貿易為主線的開放轉型,不僅為經濟轉型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入強大動力,而且將給全球自由貿易和經濟全球化帶來重要影響,使我國由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參與者轉變為主要引領者。

(一)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加快形成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在經濟全球化新的十字路口,“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我國“二次開放”的重大戰略布局,也是我國拓寬經濟轉型升級空間的重要選擇。

1.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依托。目前,“一帶一路”框架內的基礎設施在建項目已經覆蓋44個國家。未來10年,要加快打通“一帶一路”在陸上、海上、空中的貿易流、物流、人流、信息流通道,形成放射性、網絡化的交通布局,著力構建連接我國與自由貿易伙伴的經濟大走廊,提升貿易物流便利化水平。

2.以產能合作和服務貿易為重點。從趨勢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互補性較強,在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業合作方面潛力巨大。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預測,我國對外產業投資將從2015年的1200億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1600億美元。[12]

3.以建立自由貿易區網絡為目標。未來“一帶一路”面臨的國際環境更加復雜,干擾因素將明顯增多。這既是“一帶一路”的重大挑戰,也是重要機遇。不管形勢如何變化,制度性安排可以保障“一帶一路”的穩定性,而多種形式的自由貿易區網絡就是主要的制度安排。同時,通過構建“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網絡,鞏固我國與周邊及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關系,拓展國際合作領域,創新合作機制,使“一帶一路”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

(二)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

1.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按照內外一視同仁的原則,進一步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盡快出台《外國投資法》,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2.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目前,國內11個自貿區的負面清單仍有95項,其中70項針對服務貿易。為此,需要進一步精簡負面清單,健全服務貿易促進體系,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

(三)優化區域開放布局

1.西部大開放帶動西部大開發。當前,開放程度低嚴重制約西部大開發。根據統計數據整理,2015年,西部地區對外貿易依存度平均為12.5%,明顯低於全國平均36.4%的水平。實施“一帶一路”建設,推動我國西部地區從開放“末梢”變身開放前沿。這就需要把握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歷史性機遇,把西部地區特色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以西部大開放帶動西部大開發。

2.形成“一帶一路”東北開放的大格局。開放度低是制約東北經濟發展的“最大短板”,是產業結構調整滯后、體制機制改革難以破題的症結所在。以對外貿易為例,2015年,東北三省的對外貿易依存度為14.6%,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1.8個百分點。為此,東北地區應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構建東北對外開放的大通道、大平台、大布局,由此形成東北振興的新動力。

3.推進沿邊大開放。深化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合作,實現沿邊開放的重大突破,是沿邊地區主動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任務。例如,設立沿邊自由貿易試驗區,全面實施貿易投資自由化政策﹔發展沿邊出口加工區,承接沿海加工制造業轉移﹔發展跨境、邊境旅游合作區,加強與周邊地區人文交流。

(四)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1.以服務貿易為重點加快自貿區轉型。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應當鼓勵支持現有的自貿區在服務貿易發展和服務業市場開放上先行先試。

2.積極開展產業項下的自由貿易政策。從不同區域的特定優勢出發,支持具備條件的地區率先實行旅游、醫療、健康、文化、職業教育等產業項下的自由貿易政策,走出一條開放轉型的新路子。

3.推進粵港澳服務貿易一體化。這是粵港澳區域一體化的重大選項,不僅有利於推動粵港澳區域經濟一體化,充分發揮三地在服務貿易方面的優勢,而且對促進和服務於“一國兩制”將產生重要影響。當前,重要的是在管住貨物貿易的同時全面放開人文交流。

4.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黨的十九大報告在對外開放上的一個亮點就是鼓勵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從國際經驗看,自由貿易港是自由貿易區的最高實現形式,在稅費減免、貨物通關、企業設立、資金進出等方面有更高的自由度,對外國資本有較強的吸引力。未來幾年,在具備條件的地區探索建立自由貿易港將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布局。

(五) 創新對外投資方式

1.以產能合作為重點,建立產能與投資合作機制。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從現實情況看,我國已與36個國家建立了產能與投資合作機制。在當前世界經濟整體乏力的背景下,需要創新國際化的投融資模式,發揮產能合作基金等金融平台的作用,為國內企業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積極引導和規范對外投資。數據顯示,到2016年底,我國累計對外投資1.36萬億美元,在境外設立企業3.72萬家,2016年投資額1962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存量居世界第六位。[13]2017年8月,我國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引導和規范境外投資方向的指導意見》,旨在引導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真實合規的對外投資活動。例如,鼓勵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嚴格限制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境外投資﹔禁止境內企業參與危害或可能危害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等的境外投資。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我國進入新時代后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此做出重大戰略部署,以及明確的行動路線。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將為我國如期實現新“兩步走”戰略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摘要2017[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7.

[2]國家統計局.新理念引領新常態 新實踐譜寫新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之一[EB/OL].國家統計局網站,2017-06-16.

[3][4] 國家統計局. 前三季度國民經濟穩中向好態勢持續發展[EB/OL].國家統計局網站,2017-10-19.

[5][6] 黃漢權.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EB/OL].中國經濟網,2017-11-08.

[7][8][9] 遲福林.市場監管變革以優化營商環境為重點[N].經濟參考報,2017-09-11.

[10] 國家統計局.就2017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EB/OL].國家統計局網站,2017-10-19.

[11] 國家統計局.2017年1-9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EB/OL].國家統計局網站,2017-10-19.

[12] 2018年我國對外產業投資預計達1600億美元[EB/OL].中國經濟網,2015-12-30.

[13] 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在“推進中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記者會的答記者問[EB/OL].中國網,2017-10-21.

來源:《行政管理改革》2017年第12期

上一頁
(責編:曹淼、謝磊)
相關專題
· 《行政管理改革》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