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来看,纪委书记在党委中的地位经历了一个从书记到常委,再到副书记,最后到常委的变化。但是这并不能完全反映纪委书记在党委中的排名变化,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党委内部不同职务的职数变化影响。纪委书记在党委中的排名有的时候并不完全依据纪委的地位,而与纪委书记相对于其他常委升为副部级的先后等因素也有关系,因此仅从名称上的变化很难确定排名变化。例如,辽宁省委2006年换届之后,省纪委书记王唯众不再担任党委副书记,但是在常委会中排名第4,仅次于省委书记、省长和省委副书记。而在其他省市,省纪委书记在常委会中的排名从第4到第10都有。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一点是,2001年纪委书记从常委升格为副书记确实提高了纪委书记的排名和纪委的权威性。
省纪委书记的权威性可能与其职业前途也有很大关系。我们将省纪委书记离职之后的职业前途分成7种类型,分别是退休、离休或到社会组织任职,到人大、政协和顾问委员会任副职,到人大、政协和顾问委员会任正职,省长或省委书记,中央其他部门负责人,中纪委副书记或巡视组组长,国家领导人。我们给每种职业经历赋予不同的权重,如表1所示。除了5名在任省纪委书记时期死亡或因腐败行为被查处的,我们计算不同时期省纪委书记的平均职业前途,得到职业前途指数。很明显,从1980年到1995年,省纪委书记的职业前途指数持续下降,从2000年开始显著回升。这反映了不同时期纪委书记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分量和受重视程度,也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
2.独立性
本研究用纪委书记的腐败多发部门中的工作经历来衡量其独立性。这里提出一个指标,我们称之为主工作经历。主工作经历指的是在该官员的职业生涯中,工作时间最长的经历类型,主要分为监督部门(纪检检查、检察院、法院、公安、审计、工商等),地方政府首长,政府非经济建设部门,政府经济建设部门(发改委、经委、建设、财政、贸易等),军队,高校和科研院所。我们按照省纪委书记的主工作经历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来自政府经济建设部门和企业的纪委书记人数显著上升,到2000年几乎达到了一半。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因为这些部门恰恰是腐败多发、易发的领域,也应该是纪律检查机关监督的重点。如果纪委书记来自这些部门,从理论上来看,肯定会降低纪委工作的独立性。好在这一情况在2000年之后得到了明显的扭转,到2010年仅有12.9%的省纪委书记来自政府经济建设部门或企业。2010年在任的纪委书记中长期工作在监督部门的比例明显提高。同时,由地方政府首长升任的纪委书记比例也在逐渐下降,这表明纪委书记的重要性在提高,不再成为为少数“劳苦功高”的地方首长解决级别问题的途径。
(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