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的梦想和追求是芬芳怒放,鸟儿的梦想和追求是腾飞高亢,人类的梦想和追求是幸福小康。小康社会建设作为民生的重要基石和标尺,其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都是一个永远写不完做不尽的大课题。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迄今的历史长河中,《诗经·大雅·民劳》开启了小康之言,司马光诠释了小康之涵,汉唐清留下了小康之鉴,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当代小康之基,改革开放开启了小康之门,十六大丰富了小康之说,十七大提升了小康之略,十八大必将进一步深化和弘扬小康之慧。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首次系统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战略。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周年,为此,我们的“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报告”No.5特别以《以民为本: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年(2002-2012)》为主题。
一、小康社会:中华民族数千来的梦想和追求
科学研究证明,地球上除鱼类和无脊动物,大部分动物如哺乳类、鸟类都会做梦。但动物之梦大都十分短暂,而且没有智能的自主实践。世界上唯一能够做高级梦——人生、社会、国家和地球之梦,并能智能自主实践的,唯有人类。马克思、恩格斯为实现“解放全人类”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世界梦奋斗一生。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独立、自主、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梦,已经为之奋斗近一个世纪。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把“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的中国梦变为现实。邓小平的中国梦则更加务实:建设小康社会。当中国“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发展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即“民富社会”的时候,中国人民之梦则升级换代为“民富国强”的伟大实践。
人类初始,生存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人本身抗击恶劣自然环境的能力极为低下。因此,还根本不可能奢想小康,民富国强则更是天方夜谭。随着大自然的演进,一方面,人类生存环境逐步好转;另一方面,人本身的生存能力和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条件逐步改善,逐步形成并产生了对小康生活水平的梦想和追求。于是,中国的先祖哲人形成和提出了“小康社会”的观念及言论。中国两千多年前的诗歌总集《诗经·大雅·民劳》记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说,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勤劳简朴憨厚的中国先民们,不敢奢望富裕,有小康足已!
什么是小康?在中国的浩瀚的历史文献中,鲜有明确论及。白居易将“小康”入诗:“昨因风发甘长往,今遇阳和又小康。”北宋不愧为思想文化辉煌灿烂的时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四年》则对“小康”做了经典的诠释:“在位年谷屡丰,兵革罕用,校於五代,粗为小康。”什么叫“粗为小康”,大概就是现代汉语的“温饱”吧!
在中国历史长河的发展进程中,大多数时期小康则是一张可望而不可及、少及或罕及的画饼。因此,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长河中,虽经历了二十余个朝代或时代,但比较公认的“盛世”,即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只有三次:一是从“文景之治”到“武帝极盛”,再到“昭宣中兴”的西汉盛世;二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全盛”的大唐盛世;三是清代的“康雍乾盛世”。应该说这三大“盛世”,基本上符合小康的内涵。但这三大盛世,都没能避免“盛极而衰”的结局。而且即便是盛世,也没有使广大民众都能够享受到小康之福之乐。而在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时期,是王朝倾覆、兵荒马乱、天灾人祸、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历史悲剧一次又一次周期性地重演。所以,中国黎民的历史记忆,以及历史文献传播最广、最深刻的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最通俗、最现实的任务首先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一般来说,“好日子”的起点不是“致富”,而是“小康”。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的“农业合作化”、特别是“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想要迅速改变中国一穷二白面貌,尽快让中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而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实践。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第一代领导人,由于第一次探索和平年代经济发展规律,在摸索中探寻小康社会的发展之路,因此走了不少弯路,经历了较大的曲折。但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国家的统一、和平时代的到来,他们的探索经验已经为新中国的小康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小康社会,曾经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梦想和探索。当历史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小康理论和小康实践一下子成为中国的宏图大略和社会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