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成为中国梦“软肋”
现在美国梦正在悄然衰弱,而中国梦正在悄然升起。我们全体中华儿女都在企盼并正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么,何谓中华民族复兴?
两年前,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庆贺之余,大家都在掐指计算着中国什么时候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当经济总量真的超过美国时,是否就意味着中国成了现代化的强国?对于这个问题,谁也无法正面回答,而龙永图前不久在上海论坛上发表演讲,他引用了澳大利亚一张报纸对中国未来发展提出的三个疑问,我觉得发人深省。三个问题是:1、什么时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数国家的精英都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中国来留学?2、什么时候才能使全球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更多地看中国电影,听中国的音乐,阅读中国的书籍?3、什么时候全球的消费者选购产品时,更多选择中国的品牌?这三个问题看似普通,但牵涉到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强国的问题,没有文化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中国不可能跻身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由于是当记者出身,多年来养成的职业敏感,使我对近来发生的互不相关的三则新闻产生了兴趣——
一是关于苹果iPhone的热销疯卖。一款电子产品在全世界各大城市通宵排队,预约登记,这大概是绝无仅有的。对于乔布斯的贡献,奥巴马如此评价:“他取得了人类史上最罕见的成就之一——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
二是关于中文版音乐剧《妈妈咪呀》的热演。2011年,该剧在内地完成160场演出,票房突破8500万元,吸引观众超过15万人次,成为一个文化事件,有报道说它“代表了我国文化产业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个方向”。
三是关于上海建造迪斯尼乐园。迪斯尼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伊格尔说:迪斯尼落户上海是迪斯尼在中国内地开展业务的一个里程碑。最近爆出的新闻是,上海迪斯尼在华招募100名幻想工程师。迪斯尼公司创办(1923年)已将近90年,这个米老鼠还在全世界各角落跳舞,它的产业链还在生生不息绵延。香港迪斯尼乐园与上海迪斯尼乐园,沿袭了迪斯尼的百年梦想。
这样三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新闻,表达的就是美国的文化软实力及其影响。这些诱人的美国项目带着巨大的魅惑和美国价值观长驱直入,风靡一时。
一家由两位年轻人在车库里白手起家的电脑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它的电子产品不断改变人们认识与感受世界的方式,使万千民众趋之若鹜,甚至成为一种时尚的需要、情感抒发的需要、梦想追逐的需要。爱屋及乌,由对乔布斯的偶像膜拜,对苹果公司的品牌迷信,推而广之对美国IT行业的折服,对美国人的创新创业精神的敬佩,这种延伸和扩展就是美国梦的现实版。
《妈妈咪呀》这一音乐剧,因其故事编织的巧妙而赢得了观众。剧中运用了“穿越时空”方法,将过去年代的爱情故事与现实的爱情故事,儿女辈的爱情经历与父母辈的爱情经历,天衣无缝地拼接在一体,并以上世纪红极一时的流行乐赋予现实时尚的音韵与律动,加之诙谐幽默轻松的风格弥漫,给“9·11”以后遭受重创的美国甚至给金融危机笼罩下全球普遍的阴霾心理带来了明媚的暖意。这正是这部音乐剧大受欢迎的原因所在。
再来看迪士尼的故事。谁能想到,当年美国堪萨斯市一个小小营业所里潦倒落魄的华特·迪士尼,无聊中逗一个小老鼠玩,从而引发灵感,画出了米老鼠这一可爱的动漫形象,日后这个小老鼠竟会发迹至此,他的名声甚至超过了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歌德、俄国的托尔斯泰,由之而起的迪士尼文化产业,近百年来发展成为如此规模的巨无霸。这只小小的米老鼠不仅滋养了几代青少年,而且衍生出了电影、电视、广播、动漫、舞台剧、主题公园等一系列文化产业链,影响持久而深远。
从世界范围来考量,试想一想:当下我们有哪一家IT企业能与苹果、微软相媲美?我们有哪一出剧目能与《妈妈咪呀》相提并论?我们有哪一项文化产业达到迪士尼的规模效应与影响力?这种对比引人思考,就像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中说的:“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