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第三种力量”编织着美国梦
美国是个善于提出概念和制定规则的国家。软实力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89年,由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约瑟夫·奈提出。
软实力这个概念一出现,便受到了世界各国政治领袖、专家学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就是一种能够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是通过非强制手段获取结果的能力。换句话说,如果在没有任何显性军事威胁或经济胁迫的情况下,我自愿追随或顺从你的意愿,这种能力就是软实力,即俗称的“胡萝卜”(利诱)和“大棒”(镇压)之外的第三种力量,简单地讲就是吸引力。
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有三个层面:1、文化吸引力;2、意识形态或价值观的吸引力;3、制定国际规则的能力。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相互依存的时代,软实力越来越显得重要,它标志着制高点、主动权以及核心竞争力。
翻开历史,晚清时代的中国在经济总量上并不输给西方,一直到1820年,中国的工业经济产值仍占世界工业经济产值总量的32.8%,几近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是光有经济总量有什么用呢?我认为,一个大国的世界地位需要四个方面的基础来维护和确定,一是政治基础,即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以及适应于国家实情的社会制度;二是军事基础,舍此无以保卫自己的地位和主权,抵御外来的干扰和侵犯;三是经济基础,这是维护国家主权与良性运营的财力保障;四是文化基础,这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体现。如果没有第四点,前面三点就会像沙丘一样崩塌。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规律:仅仅相隔20年,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就急速衰落,沦为欧美列强统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已故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参议员在1968年竞选美国总统时有一段精辟的名言:“GDP并不代表我们后代的健康,也不代表他们所受教育的品质,或他们玩耍的乐趣,并不代表我们诗歌的美好和我们婚姻的稳固,或公共辩论的智慧。GDP无法衡量我们的机智或勇气,我们的智慧或学习,更无法衡量我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它似乎衡量一切,但唯一漏掉了生命的价值。”这样的认识发生在将近50年前。
我们现在越来越认识到,GDP不能说明一切。最近,除了GDP,另外有个GNH,这个GNH就是国民幸福指数,发明这个GNH的是人口只有67万、人均GDP只有1700美元的亚洲小国不丹。2011年7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将这一概念纳入国家“人类发展指数”的考核范围。这使我们看到一个小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它向世界输出了价值观并成为领跑者,一场波及全球的以健康幸福为目标的浪潮正在蔓延。
美国如果只有硅谷、华尔街、底特律、西雅图、五角大楼,换句话说,仅仅因为有了它的金融业、汽车制造业、航天工业、IT业以及军事威慑力,那还只是单边意义上的美国,而正是因为有了好莱坞、百老汇、迪士尼等种种标志着它“软实力”的文化业态,美国才是完整意义上、在全球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