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华村城镇化:不离本土的启示
从一般理解来看,“城镇化”必然与“农民进城”、“村庄变城镇”相一致。从目前一些地区推行的“农转城”政策来看,也是抛开产业支撑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各种手段促使农民离土离乡进城去。这样的“城镇化”,这样的“农民变市民”甚至“农民变贫民”,不仅让农民离开了原本生活的熟人社会,离开了可以满足最低保障的土地资源,而且未能完全解决农民进城之后的就业、保障、权利等问题。虽然城镇化率迅速提升,但是却埋下社会不和谐、发展不科学的隐患。因此,新华村在“不离本土”的基础上,结合产业优势,将原来的农村建设成为城镇的探索,尤显难能可贵。
(一)因地制宜的道路
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民族众多,文化传承异彩纷呈。无论是发展经济的方式还是产业培育的模式方面,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的差异决定了各地都无法千篇一律,照搬照套。城镇化进程同样如此。新华村,因其“高原水乡”的自然资源、白族文化的深厚积淀以及传统民族手工艺的传承发展,造就其别具一格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在我国全面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各地应充分利用自身丰富多样的历史、民族、文化、生态、产业等元素,在符合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不断传承、发展与创新,积极探索通过民族文化建设、历史遗存保护、优美环境营造、特色经济培育来探索一条特色城镇的建设之路,因地制宜地选好着力点,突出比较优势,打造一个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生态特色、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城镇化新面貌。
(二)工业化之外的推动力
只有实现了产业的聚集才能实现人口和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才能培育兴旺的市场带动强劲的消费,最终促进城镇化的实现。工业化曾经是城镇化最大的推动力,我国较为典型的就是以“苏南模式”为代表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走一条工业化下的乡村城镇化道路。新形势下,工业化因其强有力的产业聚集能力,仍然是我国城镇化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但是结合新的业态,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同样可以成为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新华村城镇化的实现,究其根本,离不开依托文化旅游产业的综合性服务的发展,是加工业(家庭作坊式的民族手工业)和服务业共同发力的结果。产业发展在各个区域有其不同特点,只要多种产业并存且呈现良性互动的态势,上规模,有效益,一样可以成为我国不同地区实现城镇化的推动力。应根据各自城镇的功能定位、产业特点,采取现代农业牵引、现代工业催生、城镇功能辐射、旅游开发、流通带动、工贸综合等方式,做大做强已经和正在形成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例如目前全国方兴未艾的旅游小镇,以现代种植、养殖和生物创新产业为产业支持的特色小镇,以口岸经济为支撑的口岸小镇等,从而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样化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三)“硬指标”与“软实力”兼顾的城镇化
城镇化究其根本,不仅仅是城区建筑面积的扩大,基础设施的完备,楼盘的林立等“硬指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村民”向“市民”转化过程中的“软实力”问题,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即一方面要以人为本、真正提升村民素质,培育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要认真落实好转化后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住房保障、计划生育等权益,让转户居民名副其实成为市民,真正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权益。只有实现了“软硬兼顾”,才称得上是符合科学发展的城镇化之路。新华村在城镇化过程中,除了不断改善的基础设施建设,除了生态环境优越,自然风貌优美的村庄建设,还致力于村民素质的提升;在与市场紧密互动中实现分散手工业者的组织化、科技化,并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大胆的创新。新华村不仅实现了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更重要的是从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上逐步与城市文明接轨。因此,城镇化的实现,不能局限于“农转城”指标的落实,不能只着眼于“非农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多少”、“集聚人口超过多少”的数字城镇化,更重要的是从人的权益保障,人的心理、行为习惯上的改变来审视,是否真正达到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人的城镇化”。
结语:城镇化的多种可能性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使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工业化、现代化相适应,着力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和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得到优化,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得到完善,以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小康社会建设。” 城镇化发展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注重提升“城镇化质量”也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城镇化战略的重中之重,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必将从城镇化战略的价值观、实现途径、具体策略等全方位多层次展开。虽然“实现城镇化”是总目标,在把握基本的价值观和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探究实现过程的多种可能性。
——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生态和谐的价值观:“……之所以成为各地效仿的对象,根本就在于它们在进行各自的城镇化前把握的并不是城镇化需要以何种具体形式进行,而是城镇化需要在何种价值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价值最大化、社会公平、权利保护与生态可持续……这些思想的体现,才应该是城镇化进行前要深化的思想、结束时应达到的目标。”
——从实际出发,创新发展模式,走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在我国广阔的地域上,城镇化不可能采取同一种发展模式。各地应该根据自身的区位、环境、资源、传统产业、人口、技术、文化等条件的不同,寻找城镇化的不同突破口。用一种模式、一个速度、一套标准行政化地推行城镇化是不科学和不可取的。因此,各地应该在全面考虑的前提下,根据不同行政级别确定功能定位,加强分类指导,做好城镇化发展规划。
——探索解决城镇化中土地问题的妥善办法。无论是新华村,或者重庆模式,还是“苏南模式”,在城镇化过程中对原来属于农民的土地的处理都是一种探索。如何在实践中寻求合适的方法?应该是未来一个阶段内城镇化的主要任务之一。从大原则来说,在保障用益物权的前提下,探索允许农民转变为“城镇户口”后依法自主处置承包地、宅基地等农村土地的有效形式。保障被征地农民的财产权益,使城镇化的过程成为有利于富裕农民而不是剥夺农民权益的过程。城镇化的实现不能以乡村的衰败和权益的受损为代价,中国的发展除了城市突破以外,还必须有乡村的发展和稳定,需要实现由人口流动到土地流转的体制创新。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发展、产业的兴盛和城乡关系的良性互动;中国要探索的城镇化之路,必须是速度和规模适度,多样化和因地制宜相结合,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并重,市场经济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城镇化,更应该是凸显人的价值、保障农民权益、实现社会和谐的城镇化之路。
(作者为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