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舆情管控思维浓厚。部分领导在舆情引导方面的“管控思维”还是比较浓厚的,尤其是网络舆情方面,很多领导习惯性地就是一种“堵”或“控”的思维。比如网上有关群体性事件发帖时,马上主张派人去网上删帖或屏蔽。在网络舆情应对方面,最好的方法及时跟踪信息,加以适度的引导和管理,掌握舆情引导的主动权,对待网络上的信息要实事求是地回应,关键要有诚恳和负责的态度,积极回应网民的质疑,力争在沟通中消除疑虑,与民众达成共识。
事故责任定位不准。在具体责任认定方面,部分领导干部为了迅速平息民众的不满情绪,往往草率表态,承诺群众的损失是由政府来承担补偿和赔偿责任,这往往将政府推到风口浪尖,使政府处境很尴尬。事实上,混淆了政府责任和企业责任的概念,根据法律规定,企业行为给民众带来的损失应由加害主体承担,政府作为第三方和监管方,应履行出面协调和监督的责任。因而,这必须明确政府的权力边界,不能为了快速息事宁人,草率地承诺将政府推到被动境地,最后将矛盾转嫁到政府身上,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重 视“术”而 轻 视“道”。部分领导干部过度重视处置的“术”,而忽视事件背后的“道”——群体观念。大部分精力放在探讨具体处置的技巧、方法和对话的艺术等,目的是尽快疏导民众,稳定情绪,防止事态扩大。其实,处置群体性事件背后更重要的是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问题,说到底就是群众合法权益如何保护的问题,这才是事件处置背后的“道”。只有抓住了“道”的问题才能从源头上消除群体性事件的隐患,真正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作者单位:上海市委党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