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崇礼明伦、和谐之道
今天我们应重新反思儒家的礼乐教化,把新文化运动时期礼教“吃人”的概念重新梳理一下。是不是礼教只有“吃人”的一面?礼教是不是还有让我们真正懂得怎样做人的道理在其中?
中国的儒释道跟西方宗教的概念完全不同。西方宗教里面讲的神与人是完全不一样的。神不仅造了天地万物,还创造了人,是造物主。基督教里面最明显,每个人都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是全人类的父亲,人永远在神的统治或者保护下生存。
中国文化中的神不是这样。佛是什么?佛是觉悟了的人。菩萨是什么?是觉悟了的“有情”。道教讲“仙”,“仙”是什么?“仙”是“山人”,也是修炼而成的人。儒家拜的是圣人,圣人是谁做的?是人做的。我们现在一讲到对神的信仰就认为是一种对超自然的崇拜。这种说法用于西方的神没问题,自然都是神创造的,神在自然之上,在自然之外。而中国文化中的神却是在自然之内,在天地之间的。我们的雷公也好,风婆也好,雨师也好,都是在自然天地之中的自然现象。山有山神,河有河伯,都是在自然之中的,哪是超自然的神?还有一类,是我们生活中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天天离不开的,天天要进门、出门的是门神,天天要做饭吃的是灶神。再有一类,就是刚才讲了,觉悟了的人是佛,修炼好的人是仙,道德高尚的人是圣,也都是人。所以中国文化中的宗教跟西方文化中的宗教不是一样的。
30年以前,我如果发一个表,让在座的人填写宗教信仰,恐怕都会写“没有宗教信仰”。现在情况有变化了。但西方人还是认为中国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去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到处演讲的时候还说,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没有信仰的国家。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没有宗教信仰,那就意味着一个人是没有约束的,可以胡作非为,是不可信任的,是可怕的。其实这是他们对中国文化、中国宗教的特点了解不够。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我的老师贺麟先生讲到,儒家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是一个诗教、礼教、理学合为一体的学问。其中,诗教也就是我们后来常讲的乐教,相当于艺术教育,礼教就相当于宗教教育,而理学就相当于哲学。
“礼”是让我们辨明社会中每个人的身份,明白与这个身份对应的责任和义务,然后按照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去做人、做事。人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儒家的荀子把人跟动物做了两个方面的比较。
首先他把整个宇宙的天地万物作了一个简单的分类,分成四大类。一类是水火,水火就是一股气,没有生命,所以水火是“有气而无生”。第二类是草木(植物),草木“有气也有生”,但没有“知”,就是没有感觉、情感。第三类是禽兽,禽兽有知觉,有情感,“有气有生亦有知”,但无“义”,就是不知道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它的一切都是受自然支配的。只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所谓“义”就是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走什么样的路。“义者宜也”,“义”就是告诉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孟子在讲到“仁义”的时候说:“仁者,人心也;义者,人路也。”“仁”是讲人心的,要有爱心、恻隐之心等,“义”就是告诉人走正路,不走邪路。做事要适度,既不“过”,也不要“不及”,这就是“义”。
荀子还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人能群,而牛马不能群。”荀子提到的这个“群”的概念,就是我们常常讲的人的社会性,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在这个有社会性的群体中,有各种不同身份的人。儒家用什么词来表达呢?就是“伦”。“伦”是类的意思。人是分成不同类的,人伦就是探讨在社会中间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关系,所以儒家推崇“礼”,进行“礼”的教化,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明伦”,即明白自己是属于哪一类的。在所有的孔庙中,一定有个大殿,上面挂着一块牌子,叫“明伦堂”。这就是儒家礼教的根本目的——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明伦”。儒家强调从自己做起。怎么从自己做起?就是每个人都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或者是“名分”。礼教最后就是给你确定一个“名”,因此在历史上也称为“名教”。礼教即“名教”。
儒家把整个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成五大类——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明伦”就是要明这五伦,明白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这五种关系。这五种关系里面的每一个身份都有它的职责,做父母的有父母的职责,做子女的有子女的职责等等。通过礼的教育,明白每人的身份以及这样的身份应该承担的职责,自觉地实践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儒家礼教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每个人都要尽伦尽职、尽伦尽责。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社会就有序了,就和谐了,就安定了。
礼教或“名教”有没有约束作用?当然有,而且有很强的约束作用。让你自觉去约束自己。如果有人想不受这个约束,觉得这种约束压制了他的个性,那么这个礼教在他心目中就可怕得很,可是当他认识到“礼”是让他懂得怎样做人,因而应该自觉地遵循礼的规范时,他在这个范围内是可以“纵心所欲”的。
我觉得,今天我们应重新反思儒家的礼乐教化,把新文化运动时期礼教“吃人”的概念重新梳理一下。是不是礼教只有“吃人”的一面?礼教是不是还有让我们真正懂得怎样做人的道理在其中?今天我们是不是应该教育人们要恪守本分,各尽其职,尽伦尽职?当然这个职责的内容是在变化的,但这个原则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不能因为内容的变化就说这个原则也要不得。此外,由于人的身份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是不断地在变动的,比如,你上有老下有小,那么,在父母面前你就是子女身份,要尽子女的职责;而在子女面前你就是父母身份,要尽父母的职责,所以,所谓的尽伦尽职、尽伦尽责,是针对你当下的身份而言的,并不是把你定死在一个固定的身份上,永远不变。
对于传统文化的取舍运用,我们可以木匠为例,“善用者无弃材”。在一个高明的木匠手上,没有一根木头是没有用而只能抛弃的。只有那些不善用者,才会觉得这根木头有用,那根木头没有用。其实放在适当的地方,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套上这句话,是不是也可以讲,“善学者无弃学”。善于学习的人,不会说这个学问有用,那个学说没有用。有一句话叫“开卷有益”,就看我们怎样去看。反面的,我们可以把它当做教训;正面的,我们可以当做经验。不要简单地说一个东西有用没用。
人生就那么严肃地过一辈子吗?所以要有“乐”的教育、诗的教育。中国古人讲:“礼者别宜”,“乐者敦和”(《礼记·乐记》)。礼是用来分别的,而乐的核心是和谐。天地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乐的教育(艺术教育或者美育)里面也能让我们学到礼教所要传播的很多观念。艺术很讲究相互配合。一首好的音乐,一定是各种音色的配合;各种不同的音色,快慢节奏,高低声音,配合得好,这首乐曲才好听。一幅画,远近、浓淡,高低配合好,才能是一幅美丽的画。所以在艺术的实践活动中,就会让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相处,怎样配合。所以我经常讲,艺术对人生的教育,对人生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不要只是欣赏艺术,而是要参与、实践艺术,培养多方面的艺术爱好。通过艺术的实践,能让我们更多地懂得如何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所以乐教和礼教是紧密相连、紧密配合的,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有一次我随国内的一个基督教团体去了韩国。活动完了,我与这些基督教的人士在教堂里面交流。我说,我们看到,基督教传播它的理念都是通过艺术来实现的,通过它的教堂的建设、教堂内的壁画、教堂里面的音乐来感动人心,所以宗教教育哪能离开艺术呢?他们说有道理,大家一唱赞歌,一唱诗,情感就被调动起来了。同样,我们今天讲的“儒家礼乐教化”,也可以说是从儒家的宗教教育、艺术教育这个侧重点去讲的。礼乐的教化在儒家的思想中,被认为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