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对党的十八大部署的具体落实。同时,开展这次活动也非常紧迫、非常必要。当前,部分党员干部身上出现了脱离群众的现象,任其发展下去,党就会渐渐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余爱水说。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说,中央作出八项规定以来,取得了明显效果,得到了各方认可。但这仅仅是开始,怎样让八项规定得到更广泛深入落实,形成具体有效的制度,以解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总结探索。
广大基层干部对即将到来的教育实践活动也提出了建议。四川省开展的一项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调查显示,有超过70%的干部认为,活动应防止“搞形式、走过场”。
本刊记者采访发现,部分基层干部的三种心态值得警惕和关注。一是“走着看”的应付心态。活动还没有开展起来,就有一些干部表示“又要写材料了,想起就头痛”,还有的党员干部准备将以往活动的剖析材料改一改再用。二是教育群众的心态。一些基层干部认为,更要接受教育的是群众而不是干部,还有人提出现在干部难当都是因为群众“不懂感恩”。三是担心个别不良干部违背教育实践活动的初衷,借活动之机给人“乱戴帽子”,穿小鞋,把整风变成整人。
对此,受访的专家和基层党员干部认为,要让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发挥实效,一是应通过建章立制,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实现长效化、常态化;二是开门搞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把党员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选拔任用更多地交给群众来检验评价。
受访专家和基层干部们认为,对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评价,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实绩说话、让群众打分”。四川省盐源县委书记周乃祥说,老百姓认可不认可、满意不满意,应成为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终标准。
基层干部的“难”与“惑”
乡镇和社区基层干部天天和老百姓打交道,是中央政策贯彻执行的终端,更是群众工作的最前沿。当前群众工作面临哪些困难,基层干部还有哪些困惑?本刊记者在多个省份走访了上百名基层干部,听取他们的心里话。
压力大任务重 联系群众要靠“挤时间”
“经济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征地拆迁等重点项目需协调,社会管理要创新,还要维护社会稳定……现在基层干部面临的发展压力太大,任务太重。”采访中,记者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说起转型期群众工作形势的变化,基层干部们坦言,目前他们面临的最大压力是发展,尤其是名目繁多的考核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与群众面对面的联系沟通太少。
“农业税时代,为了收税,我们与老乡的接触还比较多,如今我们更多地要抓项目、抓发展,恐怕找老板的时候要更多一些。”山东省一名镇党委书记说。
西部某省一名镇党委书记坦言,现在虽然也常下村,但下去的主要目的是协调上级项目建设。如今来自上级的考核任务太多,有时候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真的没有太多精力和时间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到群众中去调研,主动解决群众利益诉求。
与农村一样,城镇社区干部也感觉面临时间、精力不足的问题。社区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该说群众工作是其工作的主体。然而,在采访中一些社区干部反映,他们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应付有关部门下派的各类行政性事务上,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功能反而弱化了,只能“挤”出时间来进行。
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堡子社区,社区干部拿出的一份日常工作明细表显示,包含计生、工会、统战等在内,他们的行政性事务多达14大类146小项,涉及党委、政府以及各种群团组织,其中仅开证明和盖章项目就有45项。该社区居委会主任张晋萍说:“这只是不完全统计,实际还有许多临时性的指派任务,我们每天都疲于应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