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基本思路的哲学梳理
在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引起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关注。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承载着新的使命与担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体现的是一种“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理性认知和实践逻辑。综观十八大以来总书记50余次重要讲话及一系列重大政策部署,可以看到,“国家-民族-人民”这一认知模式已经成为新一届领导人的基本认同。在这一模式中,“国家富强”居首,是实现伟大历史使命的着力点;“民族复兴”是奋斗目标,是凝聚力量的焦点;“人民幸福”是落脚点。着力点、焦点、落脚点,三者有机协同,既体现出理论认知上的自觉,又表现出“实干兴邦”的价值取向。
“把……提高到科学化水平”,这一命题被反复提及,实质是向社会表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正在走向科学化,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实践正发生着转变,即从“摸着石头过河”的必要探索阶段逐渐进入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的新时期。我以为,这种顶层设计可从战略目标、核心理念、总体思路、根本支点、实践策略五个方面展开。这是否可以看作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需要通过实践和历史来证明。
战略目标: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是近平同志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这一命题与时俱进、符合实际,可以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思路中的一个战略性命题。综合各种社会反应,我认为,这一命题可从三个方面阐释。
首先,从历史时间来阐释提出中国梦的时代背景。
一是过去。中国古代许多朝代都领先于当时世界其他国家,可以说,古代的中国属于“辉煌中国”。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沦落到被宰割、被侮辱的境地,可以说,近代中国属于“没落中国”。由辉煌到没落、由强大到屈辱,巨大的历史反差,转化为中国人坚定的民族性格与宏大的历史梦想——睡狮当醒,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是今天。1919年以后,中国一批具有先进理念的仁人志士开始强调重塑国民性,提出立国先立人的观念,从文化上唤醒睡狮,注重文化立国。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实质上就是从政治上唤醒睡狮的过程,相对注重政治立国。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要解决物质财富积累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问题,则是从经济上进一步唤醒睡狮,相对注重经济立国。经过35年的努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已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不仅意味着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日趋切近(天时),而且意味着我们具备了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基础(地利),还体现了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人和)。
三是未来。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总是要先提出奋斗目标。既然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日趋切近,又具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还体现了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那么,未来的中国所要实现的理想目标,就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
其次,从现实空间来阐释中国梦的目标定位、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
从治国理政说,中央提出中国梦,首先注重的是目标定位。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战略框架下,本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战略目标可归纳为:“建成小康→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于中国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被设计为由两个阶段构成的渐进式模式,第一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第二步与“国际通用现代化标准”接轨。反映在政策上,就是“小康社会”战略和“民族复兴”战略。在新旧三步走战略框架中,“小康社会”战略起点为1990年代,终点为2020年,中间由三个阶段性目标构成,即1990-2000年“进入小康”、2002-2012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12-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中国发展进入实现第三个阶段性目标的关键时期,要在7年多时间完成这一目标,担子重,困难多。
“民族复兴”战略起点为2021年,预期时间点为2049年,由两个阶段性目标构成,即2020年起,完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在此基础上,到2050年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建成小康”为现实的直接奋斗目标,以“实现现代化”为中期目标参照,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战略目标,既立足现实,又着眼长远;既满怀理想,又真抓实干;既表现出认识上的理性和谨慎,又在积极进行政治动员和力量凝聚。
从回应社会关切来讲,亟需明晰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从中国看,阐释中国梦的基本内涵,要把中国梦置于国家整体发展与个人发展两个基本方面。前者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后者则是使每个人能够各显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从世界讲,如近平同志所说,中国梦就是和平发展之梦、合作共赢之梦。中国追求强大绝不是为了霸权,而是为了不被侮辱、宰割;不是为了主宰世界,而是为了与世界各国平等、和平相处。中国经历的战争苦难太多,从社会心理与民族性格深处,中国人不愿意打仗,内心所追求的,就是和平合作、共生共进。
从提出中国梦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的看,中央提出中国梦,其精神实质在于:其一,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作用的坚定自信。改革开放35年的实践成就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有效方式和必由之路,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因而应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二,它是对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动员。我们已经具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然而,进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因而需要全体中国人民攻坚克难。提出中国梦,就是一种政治动员,就是为攻坚克难注入精神动力;其三,它为一些精神懈怠、精神迷失的人提供精神支柱。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在经济社会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物化生存的景象,人对物有一种依赖,物对人有一种统治。由此出现了精神懈怠现象,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成了精神障碍。提出中国梦,就是为了克服精神懈怠,为一些精神迷失的人提供精神支柱,进而为人民树立一面精神旗帜;其四,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广泛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攻坚克难,攻坚克难需要凝聚力量,凝聚力量需要达成共识、赢得认同。达成共识、赢得认同有两种拥有“最大公约数”的基本思路:一是从汇聚正能量方面提出中国梦。中国梦,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凝聚力量、达成共识、赢得认同的最有效的方式。因为实现中国梦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凝聚了国家、民族、人民、个人的共同理想,聚焦着中国与世界的共同成长,易赢得全体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具有凝聚人心的巨大作用;二是针对负能量,集中克服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
第三,从本质特征来阐释中国梦所蕴含的思维方式。
第一个本质特征是“目标凝聚”。实现中国梦首要是一个目标范畴,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为此注入持续的动力,这种目标与动力在本质上具有凝聚中华儿女一切积极力量的效用。这实际上是一种战略思维。
第二个本质特征是“共生共进”。实现中国梦又是一个关系范畴,它主要涉及到中国与世界、国家与人民、民族与个人的关系。实现中国梦,本质上是要实现中国与世界、国家与人民、民族与个人的共生共进。这实际上是一种和合思维。
第三个本质特征是“外圆内方”。实现中国梦还是一个功能范畴,它要达到一种有尊严、被认同的效果。这种效果就体现在“外圆内方”上。实现中国梦,首先注重的是“强大”,这属于“力量”范畴,可简称“方”;而要实现中国强大,就必须圆满处理好中国与世界、国家与人民、民族与个人的关系,这属于“关系”范畴,可简称“圆”。这种外圆内方既能赢得尊严,又易被认同,实际上是一种功能思维。
第四个本质特征是“人民主体”。实现中国梦还是一个价值范畴,它以人民为最高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一)以民众话语为表达方式。以“中国梦”来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总任务、总目标,实际上是用简单质朴的大众化语言让群众所接受,以此来感召群众、动员群众。这是用平民的话来表达“中国目标”和“中国理想”。(二)以人民主体为根本立场。这种“人民主体”集中体现为坚持以人为本及其人民立场。近平同志说得好:“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三)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导向。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近平同志在阐释“中国梦”时强调:“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表明,中国梦具有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导向、以人民主体为根本立场的基本特征。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本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