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思路和途径
如何在实践中真正保障党员主体地位,以此推动党内民主的发展?专家学者们着重从党员的主体意识、党内权力运行机制和党代表大会等方面提出了思路和途径。
提高党员的主体意识。一些专家学者指出,人作为行为主体,其行为过程是在一定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主体意识作为一种自觉意识,是人们主宰自己行为的意识中最积极、最能动的部分。因此,提高党员主体意识是党员行使民主权利、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心理基础。党员的主体意识并非党员所固有的,而是党员不断接受教育、长期经受党内生活锻炼形成的。受各种因素影响,当前一些党员的主体意识较弱,直接影响了主体作用的发挥。为此,应把提高党员的主体意识作为党的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一方面,加强党员主体意识的相关理论研究和教育培训,尤其是要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引导党员正确行使权利,在全党形成“党员是党的活动的主体”的基本共识;另一方面,搭建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平台,积极创造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党员的主体意识。
完善党内权力运行机制。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要确保党内权力不侵害党员权利,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目前的重点应该是通过完善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一是完善党务公开制度以保障党员的知情权。知情权是党员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不知情,其他权利就无从谈起。应科学规范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等。二是完善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制度以保障党员的参与权。不参与党内事务,党员就容易变成党内事务的旁观者。只有让广大党员都参与到应该参与的党内事务中来,党员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应完善党内事务听证咨询、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等制度,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途径。三是完善党内选举制度以保障党员的选举权。选举权是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发展党内民主的核心问题。应通过改进和规范选举程序和投票方式、改进候选人介绍方法、适当扩大差额选举比例等手段,不断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四是建立健全党内监督制度以保障党员的监督权。应营造党内民主监督环境、疏通党内监督渠道,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心里话,及时处理党员来信来访、电话检举、信息留言等各种形式的监督事项。
更好地发挥党代表大会的作用。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我们党的组织架构主要是围绕党代表大会展开的。根据党章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我们党的这种组织架构实质上体现了党内权力来源于党员的授予和委托。可以说,党代表大会是党员主体地位最基本的实现形式,也是党内民主最有效的制度保证。要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必须切实完善并充分发挥党代表大会的作用。比如,可以通过改善党代表大会代表结构,提高基层一线代表比例,以增强党代表大会的代表性和代表的广泛性,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
2010-08-19,理论版(7版),“热点追踪”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