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让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
关于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研究综述
朱佩娴 叶帆
2013年07月30日16: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党内民主,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让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因此,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没有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党内民主就缺乏基础条件。着眼于发展党内民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要“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如何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如何通过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发展党内民主?近年来,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已成为发展党内民主的现实要求

专家学者们认为,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对于发展党内民主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党内民主建设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肩负的任务、所面临的环境对于发展党内民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尊重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正是新形势下发展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

解决党内民主发展中有关问题的现实要求。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当前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有体制机制方面的,也有思想观念和环境氛围方面的。比如,有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不够民主,过分强调一把手负责制;有的地方和部门党内生活不规范,搞一团和气的“好人主义”;有的地方和部门党员民主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党员不敢讲真话、讲心里话。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尊重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以领导本位取代党员本位,导致党员权利处于虚置状态。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尊重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入手,把发展党内民主和尊重、保障党员主体地位作为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统筹考虑、协调推进。

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现实要求。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发展党内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这对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能靠少数领导干部“单打独斗”,而必须发挥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尊重和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

适应党员队伍变化的现实要求。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员队伍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党员文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根据2009年党内统计公报,目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占党员总数的35.7%。二是党员职业出现多元化。除了工、农、兵党员,党员队伍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员、学生中发展迅速。三是党员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员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主体意识日益增强,开始关注个体价值的实现。党员队伍的变化表明,当前广大党员不仅具备参与党内民主生活的基本素养,而且具有参与党内民主生活的强烈诉求。这就要求通过尊重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来发展党内民主。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部编者文汇
· 新闻报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