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雷
2013年01月09日08: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二
到達基地時,已經接近凌晨1點了。
艦載機應急保障隊的隊員們還在等待,他們將舉行戰機上艦之前的最后一次檢測。
飛機跑道上,停泊著幾架桔黃色的F—15,都在睜大眼睛,親昵地瞅著他。他也用深情的目光,細細地撫摸著,緊緊地擁抱著。這些,都是他的心肝寶貝啊。
兩個月前,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正式誕生,震驚世界。但航母是什麼?它是以艦載機為主要武器並作為其海上活動基地的大型水面艦艇,是移動的機場,艦載機才是真正的戰斗力。
說起艦載機的歷史,國人真是汗顏啊,整整遲到了100年。
1912年5月2日,英國人查爾斯·薩姆森第一個從航行中的戰艦上起飛。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艦載機被廣泛應用,特別是在太平洋戰場上起到決定性作用,從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到雙方艦隊自始至終沒有碰面的珊瑚海海戰,再到決定命運的中途島海戰,無不如此。
1991年的海灣戰爭和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美國盡管在中東沒有足夠的陸上機場,卻依然能夠利用其艦載機群進行主要攻擊。
目前,全世界所有航母上的艦載機數量在1250架左右,其中美國超過1000架,俄羅斯、英國和法國排列其后。而中國呢,還是一片空白。
如今,這第一架,就要橫空出世了。
美國媒體曾公開斷言,中國的艦載機最少要兩年后才能上艦。
而現在,才僅僅兩個月。
他微微地一笑,忽地感到一團霧茫茫的困倦倏然襲來。
三
自從投身這一片溫熱而又浩瀚的海洋,他就再也沒有回頭。
上世紀80年代,國家傾力於經濟建設,軍工蕭條。好多專業人才下海了,轉行了,可他依然堅守。趁著清閑,他自學俄語,每天抱著收音機聽讀,還試著翻譯俄文軍事資料。后來,他干脆又考回母校,讀全日制研究生,專業更是飛機設計。
90年代之后,軍工航空的春天終於來臨。
那個時候,他重點研究飛機座艙,側重於艙蓋玻璃和金屬的老化疲勞問題。高空高速中,氣流溫度接近190℃,材料選用至關重要。為了快速篩選,需要到廣州和海南做試驗。試驗是在強烈的紫外線環境中,強度是海南最高值的5倍。由於防護簡陋,身體的照射時間每天不宜超過兩小時。可他,每天照射5個小時以上,烤得皮膚火辣辣的,生疼。半個月,收獲頗多,他的臉上雖然全部爆皮了,像一個燒傷病人,可仍然掩蓋不住笑容燦爛。
他在科研上成績驕人:在國內首次採用氣動力分析法進行座椅的適應性分析﹔率先提出開展透明件材料人工加速老化研究,填補了國內空白﹔主持了殲—8系列飛機彈射救生系統重大技術攻關……
各方面的優秀表現,使他一步步走上了領導崗位。10年之后,他擔任了這所國內最大的殲擊機設計研究所的黨委書記。
2007年,人到中年的羅陽又肩負更大重任,出任中國殲擊機生產基地——中航工業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沈飛,被譽為“中國殲擊機的搖籃”,自1951年創建以來,創造了中國航空史上的無數個“第一”: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殲—5,第一架噴氣教練機——殲教Ⅰ,第一架超音速殲擊機——殲—6,第一架雙倍音速殲擊機——殲—7,第一架高空高速殲擊機——殲—8,第一架全天候高空高速殲擊機——殲—8Ⅱ……
由設計軍機到制造軍機,羅陽承擔著國家安全的一項特殊的神聖使命!
說起來,羅陽與軍機似乎有一種天緣。
有兩個數字,真是驚人的巧合:
他出生那一年——1961年,正值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成立。
而他的生日——6月29日,竟然就是沈飛的誕生日!
四
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細細觀察天氣,這也是多年的習慣了。
東方一抹銀灰的魚肚白,晴天,能夠試飛。他的心裡立時升起一輪太陽,明亮亮的。
8時整,乘坐直升機,飛往“遼寧號”。
這是他第一次登上航母。但他早已通過圖像和視頻對這個龐然大物進行過千百次的熟悉,所以,對它的雄壯、繁華和先進性並不感到新奇。風大浪急,波濤洶涌,但航母不為所動,碾過喧鬧,平穩前行。站在航母甲板右側高高的艦島上,憑欄遠眺,有一種凌駕萬物的感覺。
不知怎麼回事,他總是豪邁不起來。
航母上的起落平台不及陸上面積的1/10,且處於運動狀態和微顛簸狀態,艦載機要實現平穩且精准的起降,其難度遠高於岸基。根據美國海軍的說法,飛行員在航母上降落時的緊張程度甚至要超過空戰的時候。
據有關資料顯示,幾十年來,為了艦載機的成功起降,美國曾損失上千架飛機。
一條極危險的血路,一次刀尖上的舞蹈。
這,正是他最揪心的。
上一頁 | 下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