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改革
以政治上的“硬”、經濟上的“穩”、文化上的“導”、社會上的“聚”,來攻“改革”的堅和難
《決定》對怎麼改,作了全面系統闡述。主要包括堅持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具有良好的精神狀態,遵循科學的方法論,堅持正確的改革方向,確立改革的出發點落腳點,明確改革的立足點、重點,確定改革的目的,部署改革的思路和舉措等八個方面。這裡就其中幾點加以分析。
關於具有良好的精神狀態,《決定》強調要“堅定信心、凝聚共識。”這是針對對改革缺乏共識和凝聚力而強調要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十八大一年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所做的工作,大都是為全面深化改革營造環境、凝聚力量:(1)在政治上注重“硬”。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們黨所要打的堅硬的“鐵”。為把“鐵”打好,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針對我們黨面臨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四大危險,強調從精神、能力、作風、先進性上硬起來。其目的,就是強化中央權威,為深水攻堅、涉險灘式的改革提供堅實的政治保証。(2)經濟上注重“穩”。強調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3)文化上注重“導”。注重文化導向和文化凝聚,為改革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為改革發展穩定把握方向,避免在重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4)社會領域注重“聚”。即匯聚社會正能量,凝聚改革共識。總之,它是以政治上的“硬”、經濟上的“穩”、文化上的“導”、社會上的“聚”,來攻“改革”的堅和難。
關於遵循科學的方法論,《決定》認為這是提高改革決策科學性的重要保証。要避免在重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就必須遵循科學的方法論。第一,正確處理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系。深水攻堅的改革會有風險。有效的應對辦法,就是膽子要大,步子要穩:敢於承擔風險,但應積極採取相應對策﹔允許失敗,但要減少失敗﹔不怕犯錯誤,但要及時總結經驗,穩步前進。第二,正確處理加強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應在實踐經驗和歷史規律的基礎上對改革作頂層設計,以避免出現顛覆性錯誤,避免改革的“碎片化”傾向﹔同時,在一些新的領域和具體問題上,還要繼續摸著石頭過河,再進一步摸出規律來。第三,正確處理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遵循科學方法論的實質,在於要把我國改革提升到科學化水平。
關於把促進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確立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點落腳點,更是意味深長。我國開啟了改革開放步伐。由於歷史發展的必然性,1978年之初,我們把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首要根本任務,把發展看作硬道理。這裡,發展程度制約著實現公平正義的程度。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收入分配差距卻日趨擴大,也存在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這既影響了社會創造活力,也影響了社會和諧。我國發展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歷史發展的必然性,使一個根本問題引起人們關注且邏輯地突顯出來了,這就是要促進公平正義。這裡,公平正義又制約著發展和穩定。對公平正義的認識應達到這樣一個高度:公平正義既因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和分配公平而使人能各顯其能、各得其所,從而能激發人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活力,也因公平正義注重結果公平而能使人們之間和諧相處,從而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由此,必須把促進公平正義也看作硬道理。
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決定》是在對我國社會基本矛盾狀況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的。它根據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原理和方法,並根據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依然比較低的實際,明確強調,要堅持發展仍然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個重大戰略判斷,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它根據當今我國生產關系在某些方面阻礙了生產力發展、上層建筑在某些方面阻礙了經濟基礎發展的實際,強調要全面深化改革,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它根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原理和方法,既強調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要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相適應,又強調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和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它根據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互作用的原理和方法,強調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是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同時彌補市場失靈。
相關專題 |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 · 《人民論壇》 · 韓慶祥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