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社会动员的新力量——关于微博舆论传播的调查与思考
2013年01月29日10:06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微博在舆论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毋庸讳言,微博开启了舆论形成与发展的新途径,但是它并非尽善尽美,存在的问题同样值得重视。

  ⒈舆论传播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

  通过对近百起网络事件传播过程的分析,发现微博的力量体现在事件传播的前期,可谓“一而衰,再而竭”。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关注的热情逐步减退,以至于很多事件尽管在网络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应。这与当前网民使用微博的心态有关。不少人使用微博是为了抒发情绪、表达不满;还有一些人,尽管使用微博是为了解决问题,但是对这种行为本身的有效性表示怀疑。这样的心态使网民关心的并不是事件本身,或者事件对公共利益的影响。当喧哗退去,关注不再,微博舆论的效力随之冰释。从这个角度上说,微博在舆论传播中,只是起到了“放大音量”的作用,而在“沟通民意”、“形成压力”方面的影响力尚待提高。

  ⒉低质量信息消解舆论力量

  微博降低了信息发布和转引的门槛,并以此获得了“开放”与“自由”的赞誉,但是也必然面临着信息质量下降的风险。短小、碎片、重复性的内容充斥着微博。即使在重大公共事件的传播中,八卦、恶搞的信息也会纷至沓来。在缺乏身份认同和外界监督的环境下,微博话语中夹杂着低俗、暴力、非理性等成分。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大行其道,更增加了用户信息判断的难度。低质量的信息使很多严肃的议题,重要的观点,以及有价值的线索被“消耗”在传播过程中,难以取得有效的认同。

  ⒊意见领袖成为易碎的“玻璃人”

  意见领袖在二次传播和舆论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微博中也存在意见领袖。但是相较于传统的意见领袖在公众心中的专业性、权威性以及稳定性,微博意见领袖得到的往往是支持与反对同在,赞誉与谩骂并存,甚至一不小心被瞬间解构。这与微博信息的传播方式有关。一方面,当前微博语言缺乏理性和底线,不同立场在辩论时容易超出对言论本身的争执,陷入人身攻击,导致对方形象受损;另一方面,微博提供了开放的信息平台,使意见领袖不为人知的一面被频频曝光,从而降低了他们在公众心目中的神秘感和距离感。一旦其行为有所不当,意见领袖的形象会瞬间崩塌,成为众矢之的。

  ⒋微博舆论无法完全反映民意

  微博舆论是社情民意的一个缩影,但是在具体的个案中,并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民意。一方面,微博用户的代表性有限。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提供的数据,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微博用户达到3.09亿,占网民比例的54.8%。由此推算,微博用户在全国总人口中不足三分之一,且这些人处于社会结构的中上层,缺乏广泛的代表性;另一方面,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的存在,使很多信息被夸张、歪曲或者片面强调,从而使用户离真相越来越远。

(责编:张湘忆、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