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發展一體化需進行優化設計
石磊
十八大報告對“城鄉發展一體化”頗為強調。一般認為,城鄉差別源於兩類因素:一是外生稟賦條件初始分布的差異,如山水林礦氣候歷史人文傳統等﹔二是市場配置資源機制引起的要素流動。前者大多與自然條件有關,后者與城鄉之間要素收益率差異有關。經濟市場化之初,資本和勞動因城鄉收益率懸殊而出現“人往高處走”的情形是正常的,甚至是必要的。物理學中的勢能與勢差的關系也可類比,無勢差則無勢能﹔同理,無要素收益率的差異就不會有要素流動。而要素流動是市場配置資源的常態,隻有流動才有可能優化資源配置,勞動、資本、土地、技術、知識產權等要素無不如此。
近期,人們在討論一個重要現象——我國每天大約有80—100個自然村落從行政地理上消失。對此,文化人類學者感慨鄉俗文化資源的流失,社會學者則關注社會流動的價值走向及其對社會結構的影響,經濟學家多關注其背后的經濟基礎、制度背景和可能引發的經濟結構變遷、“城市病”及土地資源重新配置等問題。其實,多樣化文明完全可以並存。從社會發展規律來看,城市化、工業化之后人們會重新發現農耕文明對人類生存的寶貴意義。但值得深入探究的是,那些生於斯長於斯的農民為何毅然決然地選擇離鄉背井,進入到綜合生活質量未必很高的城市?
文明之初,城與市在空間和功能上是各自獨立的,城是王權的象征,市是交易的空間。城與市合一,便有了所謂的城市文明。農業品、工業品、現代信息產品,都是人類生產生活之必需,本不應有價值判斷上的優劣之分,差別僅僅在於與原始自然的距離遠近及人工成分和技術含量的大小。但不知從何時起,本來並無優劣之分的產品卻被人們作了縱向分類,分別代表著“落后”與“先進”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等量要素得自農業的收入顯著少於工商業,而城市因工商業的相對集中,成為人類的文明追求。這一經濟上的事實卻包含一個嚴重的悖論——生產要素日益向城市和工商業集中,城市和工商業的穩定與安全反倒越來越依賴於農業的穩定與安全,世界各國不得不對農業採取財政補貼措施。這是市場機制與人類生活之間的沖突。
由此可見,城鄉一體化發展,遠不像通常所以為的那麼簡單,而是一項重大、深遠的戰略性安排。近年來,中央一再強調並致力於積極解決“三農”問題,但農業“增產靠化肥、增收靠補貼”的被動局面還是存在。如何破解?根據十八大報告的精神,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優化設計:一、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應側重於培育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的能力,造就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新農村建設的先進主體,而不是簡單的種糧補貼。二、科學利用現代生物技術、機械化生產和加工手段等,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綜合效率。三、分類進行干部績效考核,宜工則工,宜農則農,不能用統一的指標考核事實上稟賦條件顯著不同的地區,以科學有效的導向機制引導城鄉協調共進,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四、繼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引入社會資本和企業,引領和推動集約化、生態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經營。五、改革征地制度和土地出讓政策,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大土地出讓收益中用於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比例。六、改進城鄉要素定價機制和市場交易體系,加快完善城鄉基本公共品和公共服務一體化體制機制,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平等共享。七、加大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力度,完善農產品分銷物流倉儲保質體系,實現市場與生產、需求與供給高效聯動,減少農戶經營行為上始終未能解決的“合成謬誤”(如肉賤傷農、菜賤傷農等)。八、全面建立農產品安全標准、管理與監控體系,以品質安全為核心,改善農產品安全供應鏈。
(作者系復旦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