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須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
張暉明
十八大報告在談到關於經濟體制改革任務時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段論述既是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30多年來的成功舉措和工作經驗的認真總結,揭示了體制轉軌所需要解決的根本和關鍵,也是與十四大所明確的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發揮“市場是配置資源的基礎性手段”之理論命題相呼應。
為什麼說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層次來加以理解:
第一,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經濟運行的調節手段包括由政府直接出面的調節(即計劃調節)和經濟活動分工主體以競爭合作關系所展開的自發的調節(即市場調節)。它們決定並形成了不同的經濟管理體制,前者稱為“計劃經濟體制”,后者稱為“市場經濟體制”。鑒於經濟活動參與主體數量和經濟活動內容的多樣復雜,市場經濟體制讓參與主體在頻繁反復的競爭博弈關系中逐步發現和實現均衡,表現出對於經濟活動當事人的直接激勵和約束,保証了經濟運行在信息處理、動力機制和激勵約束等方面的績效。因此,有人將其稱之為“靈巧的機器”。而計劃經濟體制多在經濟運行結構比較簡單、經濟生活存在明顯缺陷以及直接的計劃行政措施可以迅速解決問題時,才顯出“高效”或相對有效。當經濟運行進入比較常態的情況后,政府集中計劃就很難處理好紛繁復雜的社會再生產經濟信息和企業、個人的多樣性供求平衡關系。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盡管市場經濟體制在信息、動力和激勵機制方面有相對優越性,但市場機制也會出現“失靈”。此時,需要“政府調控之手”出面援助,以彌補市場所存在的不足。
第二,基於對“政府”和“市場”兩種調節手段的認識,需要回答的問題是,二者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單就二者發揮作用的具體方式和內容來看,市場機制表現為當事人之間直接的競爭博弈和約束收斂,因而能及時產生對當事人后續行為的調節。而政府的計劃調節,表現在宏觀總量上的計算掌控,得出相應的調節措施設計。這種計劃所涉及的內容不是空穴來風,必須建立在市場作用的基礎上。十八大報告把“尊重市場規律”置於“發揮政府作用”之前加以闡述,即是此理。政府的調控之手必須盡量減少對市場的直接干預,而要讓市場充分發揮作用﹔當市場作用“失靈”時,政府應出手加以調控,但也須符合市場自身的客觀規律。
第三,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是經濟體制改革深化所面臨的關鍵與核心,是當前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與難點問題。當前,企業經營活動中的產供銷、絕大部分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產品定價、居民就業和勞動工資水平的確定等,已經邁入市場機制調節的軌道,但在產業准入、投資管理、資源型產品定價等領域,市場機制尚未真正成為發揮基礎性作用的力量。同時,進一步放開的嘗試,不時伴隨著可能的不確定、不穩定和不安全現象,使得改革深化推進的難度進一步增大。就此而言,如何讓“市場之手”成為“第一調節”之手,“政府之手”成為基於市場調節力量之上的有效輔助力量,以防止市場“失靈”,從而減少對社會經濟運行的沖擊,是形成市場與政府之間良性互動的重要條件。
第四,處理好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必須繼續推進資源型產品定價體制的改革,推進產業規制方式的改革,推進企業家管理體制的改革,由此形成全面完整、客觀科學的資源配置評價體系。上述改革任務聚焦在國有企業管理體制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領域。顯然,這項改革涉及到的因素比較復雜,需要有科學全面的“頂層設計”,需要科學嚴密的規劃和創造相對寬鬆的輿論、宏觀經濟環境,需要堅持改革開放實現發展目標的信心和決心。
(作者系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企業研究所所長、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