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理念是中華各民族在長期融合中形成的民族性格
事實上,以“和”“中和”“太和”為主要意涵的“和諧”理念,是中華各民族在長期融合過程中形成的民族性格。展開來說,理解“和諧”理念的向度大體有如下方面:
人與自然天地的和諧。中國文化對於天地萬物有一個整體全面的看法。中國傳統思想認為天人是相貫通的。人的內在的道德性是天賦的。中國古人討論了人與自然之天地,與山水、草木、鳥獸、虫魚的關系問題,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人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問題。中國古代思想家尊重天道天命,認為,天、地、人、物不是各自獨立、相互對峙的系統,它們彼此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同處於一個充滿生機的洪流之中。中國傳統智慧主張人與自然萬物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古代的禮制包含了生態環境保護的措施與法令,尤其是對天地自然的敬畏。中國的人文精神不與宗教、自然相對立,它講求的是天人合一,即人文、宗教、自然的統一。
各族群、民族之間的和諧。中華民族、文化是在多樣化的發展中逐漸統一的,在五千年甚至更長時期,多地域多族群及其語言、文化、宗教不斷融合。現代中國及其文化更是五十六個民族共同創造的產物。中華歷史、民族、文化的融合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在觀念上形成了“協合萬邦”“天下一家”“中國一人”的文化理想,成為維系協調各民族的紐帶與潤滑劑。
人與人的和諧。這主要是指社會關系的和諧。人與人的各種現實關系和人所處的且無法擺脫的社會習俗、制度、倫理規范、歷史文化傳統都必須得到尊重。個體人不要成為片面的人,必須正確處理與群體的關系及人的健康全面發展的問題。中國哲學傳統中有“成己”與“成人”、“立己”與“立人”、“己達”與“人達”之論,在“己”與“人”的關系上,孔子主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儒家一貫主張“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個體與群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和諧共生、共育、共融的關系。
身與心的和諧。這是指每個人與自己的精神世界、內在自我的關系問題。在人與內在自我的關系上,中國傳統哲學家認為個體生存的意義世界與個人身心的涵養有很大的關系,身心和諧可以幫助人在生命與心靈上都處於健康狀態。中國傳統哲學家很看重個體的生存品位與品質,很重視人文的熏陶和修養。孔子講“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優游、涵養、陶冶於禮樂教化之中,提升每一個人的品位。道家、佛家也主張身心神形的合一與超越,建立起各自所特有的修養論、境界論。儒釋道傳統無不主張身心的和諧,這是中國人所致力追求的高明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