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產生的基礎本來就是“和”,發育產生后,“和”作為萬物的本性內在於萬物之中。
●儒釋道傳統無不主張身心的和諧,這是中國人所致力追求的高明境界。
●“和”包含了寬容、妥協,但“和”絕不是庸俗的、無原則的滑頭主義。
黨的十八大報告從三個層次明確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等價值觀,“和諧”作為第一層次核心價值觀而提出,其實是繼承、吸收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中和”、“仁愛”、“民本”等精華,反映了我們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同時,這也說明我國傳統文化中“和諧”等理念和思想精華,完全可以為今天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社會安定、人民幸福發揮積極作用。
“和”是萬物產生的基礎
和諧,簡而言之,就是“和”。所謂“和”,是在肯定事物或因素的多樣性、差異性存在的前提下,使矛盾、對立的諸因素、方面統一起來,其要點是尊重差異與保存個性。西周末年,史官史伯就說過:“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國語·鄭語》)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對“和”的內涵進行表述,它明確區分了“和”與“同”的界限。“和”是保留差別與多樣性的統一,“同”則是簡單抽象的同一性。不同、差異是萬物生存、發展的基礎,簡單的同一則不可能產生出任何新的東西。世界不可能單一化、同質化。以同裨同、以水兌水,不可能出現、長養萬物。人世間需要各種人、力量、聲音的並存共處,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相濟相生。“和”的觀念中蘊含有開放性與包容性。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君子善於聽取不同的聲音,使用不同的人才,協調不同的方面與力量。道家庄子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認為天、地、人、物、我之間是一種共生共存的關系,即整體的和諧、物我的相通。佛教華嚴宗有“六相圓融”、“一多相攝”的命題,同樣表達了與“和”相類似的智慧。可見,傳統儒釋道諸家均認為,天、地、人、物及人與人之間,是“相成”、“相濟”、多樣統一的關系,彼此相接相處,形成一整體圓融、動態流衍的世界。
“和”在中國文化中,又被表述為“中和”“太和”等概念,具有世界觀、境界論、本根論的意義。《中庸》明確表述了“和”的哲學意涵和價值意涵,使之上升到世界觀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大德川流,小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周易·系辭下》曰:“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先秦儒家集大成者荀子說:“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可見,“和”既是萬物必然要遵循的“達道”,也是萬物得以“生”的本源依據。《周易·乾卦》進一步闡述了“和”的境界論意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護持萬事萬物的各自本性,使之按照自己的本性發育、壯大,使萬物不相悖害,各循其軌道,相依相待,就能夠達到“保合太和”之境界,即整體和諧、生生不息的高明境界。北宋思想家張載則從本根論的角度論述“太和”的重要性:“太和,和之至也,未有形器之先,本無不和,既有形器之后,其和不失,故曰太和。”“太和”是“和”的極致,是萬物的本根和開端。萬物產生的基礎本來就是“和”,發育產生后,“和”作為萬物的本性內在於萬物之中,並沒有消失,這種情況就叫做“太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