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
初級階段的歷史定位,帶來一系列理論問題,最重要的,就是市場經濟的理論問題。初級階段理論與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有密切關系。
隨著改革的深化,能否實行市場經濟成為改革能否深入的核心問題。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確立,恰恰為人們在這個問題上解放思想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人們開始認識到,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是一個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在這個問題上,鄧小平在總結實踐新經驗和理論新成果的基礎上,以極大的政治的、理論的勇氣果斷提出,改革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改革計劃經濟體制,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創立,同其他理論的創立一樣,是個漸進過程。1979年11月,鄧小平會見國際友人時說:“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3﹞(p231)這是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聯系起來的第一次,對傳統觀念是一個極大的突破。但這時的認識還局限在社會主義隻可以搞一部分市場經濟。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報告提出“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12﹞的原則和方針。同年12月,這條原則和方針載入了新憲法。1984年《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有計劃的商品經濟。1987年中共十三大又前進一步,提出,我們的經濟體制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12﹞(p484)。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徹底打破了長期以來給計劃經濟、市場經濟戴上的社會基本制度屬性的帽子,指出,搞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這是一個很大的思想解放,使大家的思想從長期困擾中解放出來,為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了理論和思想上的准備。
根據鄧小平對社會主義可以搞市場經濟的一系列論述,江澤民於1992年6月9日,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干部進修班上的重要講話中第一次確認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概念,並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新經濟體制。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鄭重確定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並深刻闡述了這一改革目標的理論原則。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了一個立足於市場經濟基礎上的綜合配套的改革方案。
可見,一個理論的形成是很不容易的。創新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突破傳統觀念,要經歷一定風險,然后在實踐中逐步完善,在實踐中取得驗証。在鄧小平的帶領下,我們黨就是這樣,逐步完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重大理論的開創。
(三)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的形成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同時,就做出了改革經濟體制的重大決策。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指出:“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產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變同生產力發展不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改變一切不適應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鄧小平是改革開放的倡導者和總設計師,他說:“堅持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12﹞(pp15,603)“改革的意義,是為下一個十年和下世紀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續發展的基礎。”﹝10﹞(p131)他不僅為改革開放提出了堅實的理論依據,同時領導全黨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豐富和完善改革開放的理論,制定了一系列推進改革開放的方針、政策。
首先,鄧小平提出改革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是解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的基本手段和基本方式,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社會主義社會是在改革中前進的。鄧小平在毛澤東逝世后寫信給中央,充分肯定了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基本矛盾的理論成果,同時認為,指出這些基本矛盾並不就完全解決了問題,還需就此作深入具體研究,探索用什麼方式解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他思考的結論是,“通過改革解放生產力”,“不改革就沒有出路”。﹝10﹞(pp237,370)
其次,鄧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就其廣度來說,改革在經濟上主要是兩條,一是所有制從單一公有制到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二是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此相適應,也必須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不然經濟體制改革也進行不下去。就其深度來說,改革不是對原有經濟體制的細枝末節的修補,而是“在一定的范圍內也發生了某種程度的革命性變革”﹝10﹞(p142),但改革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而不能否定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所以鄧小平提出四項基本原則作為改革開放的保障。
再次,鄧小平提出了改革的標准——三個“有利於”,即生產力標准改革沒有固定模式,亦不能照搬別國經驗,隻能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確定改革的具體內容和形式。這就要求有個科學的標准來檢驗改革的成效。這個標准鄧小平最后確定為三個“有利於”,即,“判斷的標准,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0﹞(p142)這也就是十三大概括的“生產力標准”﹝12﹞(p502)。
此外,鄧小平關於改革還提出過許多其他重要觀點,例如,改革是一場偉大的試驗。既然是一場試驗,就不要把已有的認識固定化,不要墨守成規。他還反復講,改革也是有風險的,但風險中孕育著成功,沒有冒險就沒有成功﹔另一方面也必須慎重,還要不斷總結經驗,不斷糾正失誤,等等。
總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社會主義改革開放論,作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體系中的重要理論,是深刻總結以往經驗教訓,在新的實踐中的偉大創造。正如鄧小平所說:“我們現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在總結了成功時期的經驗、失敗時期的經驗和遭受挫折時期的經驗后制定的。”﹝10﹞(p234)
此后,以江澤民和胡錦濤為主要代表的當代中國共產黨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准確把握時代特征,科學判斷我黨所處歷史方位,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集中全黨智慧,以馬克思主義的巨大理論勇氣進行理論創新,先后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系統的科學理論。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路線、發展道路、發展階段和發展戰略、根本任務、發展動力、依靠力量、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問題上取得了豐碩成果,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又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這表明我們黨隨著社會主義實踐的不斷豐富和發展,指導思想與時俱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深化、日趨成熟,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理論高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是對馬克思主義辯証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
綜上所述,新中國成立后60年多的歷史是一個整體,要把握歷史的連續性和整體性。頭30年與改革開放新時期是緊密聯系的。這60多年中,發展最快、最健康的是改革開放后的30多年,但歷史不能割斷,這30多年的發展與前30年的發展分不開。前30年,雖歷經挫折,但整個看來成績是主要的,為以后的社會主義建設打下了制度的和物質的基礎,提供了許多正反兩方面經驗。正因為有這些正面經驗可以繼承,有這些反面經驗可供鑒戒,才能有改革開放以來的新發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正是在深刻反思前30年經驗教訓的基礎上,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才創造性地解決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才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最近指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的,但也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進行了20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的。雖然這兩個歷史時期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決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1﹞
﹝ 參 引 文 獻 ﹞
﹝1﹞ 《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實踐中不斷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人民日報》2013年1月6日,第1版。
﹝2﹞ 《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注釋本(修訂)》,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頁。
﹝3﹞ 《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版,第300頁。
﹝4﹞ 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5周年暨總結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大會上的講話》,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頁。
﹝5﹞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頁。
﹝6﹞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頁。
﹝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7頁。
﹝8﹞ 《毛澤東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頁。
﹝9﹞ 胡錦濤:《發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努力奮斗——在五四運動八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1999年5月5日,第1版。
﹝10﹞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頁。
﹝11﹞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頁。
﹝12﹞ 《改革開放三十年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第2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