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改革成敗應該有兩個標准
與社會主義改革應該是“改”與“不改”的統一相適應,鄧小平在判斷改革成敗時提出了兩個標准,一個是“三個有利於”,一個是“兩個如果”。我們應該把這兩個判斷標准統一起來。
1992年,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指出,判斷改革開放成敗得失的標准,“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p372)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三個有利於”的標准。有人把“三個有利於”作為論証鄧小平是實用主義者的論據,說鄧小平主張改革隻要能夠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就行了,不要問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這顯然是一種曲解。
其實,鄧小平把“三個有利於”作為判斷改革成敗、對錯的標准是就改革的具體措施而言。中國的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內容不是要不要搞社會主義,而是如何搞社會主義的問題,即採取什麼方法來發展生產、運用什麼手段來調節經濟,也就是說,實行什麼樣的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建設社會主義的方針、政策以及具體的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是多種多樣的,應該根據當時的具體條件來進行選擇。按照什麼標准來選擇呢?毫無疑問,應該選擇那些能夠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方法、手段、體制,摒棄那些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東西。不顧本國國情照搬別國的做法,或者固守自己的過時的模式都是錯誤的。正如鄧小平所指出的:“社會主義經濟政策對不對,歸根到底要看生產力是否發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這是壓倒一切的標准。空講社會主義不行,人民不相信。”﹝8﹞(p314)我們在制定改革開放的具體措施時,必須拋開姓“社”姓“資”的爭論,一切通過實踐來回答。實踐証明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措施就應該堅持﹔如果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就趕快改。陷入抽象的爭論,隻會貽誤時機。
談到改革政治方向的對錯,鄧小平提出了另一個判斷標准,即“兩個如果”。他指出:“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麼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的走了邪路了。”﹝2﹞(pp110∼111)
現在人們在談論改革成敗的判斷標准時,往往隻談“三個有利於”,而不談“兩個如果”,這是不完全的。一個是就改革的政治方向而言,一個是就改革的具體措施而言,這兩個標准是統一的,但是也有所區別。前者是就“不改什麼”的問題而言,后者是就“改什麼”的問題而言。我們不能把“三個有利於”當作判斷改革政治方向對錯的標准,仿佛隻要能促進生產力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是堅持社會主義,那樣就會上資產階級自由化的當,因為他們反對社會主義的一個重要手法就是打著非政治化、非意識形態化的旗號,在發展經濟、改善生活的口號掩蓋下,販賣資本主義化的貨色,這是很容易迷惑人的。誰不想經濟發展得快一些、生活水平高一些呢?然而一旦聽任資產階級自由化的蠱惑宣傳,改革走上資本主義化這條路的時候就難以挽回了,俄羅斯的改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此,我們在改革的進程中,必須時刻注意把“三個有利於”與“兩個如果”統一起來,揭露非政治化、非意識形態化背后的實質,保証改革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健康地發展。
相關專題 |
· 《當代中國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