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周新城:鄧小平關於改革思想的現實意義

2014年03月31日11:02   來源:當代中國史研究

改革是社會主義永恆的話題

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社會主義社會是存在矛盾的,需要通過改革來解決矛盾,而且一個矛盾解決了,又會出現新的矛盾,仍然需要通過改革來解決。社會主義社會正是在不斷出現矛盾又不斷通過改革解決矛盾的過程中發展的,因此改革隻有進行時而沒有完成時,是社會主義永恆的話題。鄧小平把改革確定為強國之路就是這個意思。當然,隨著新的矛盾的出現和發展,改革會呈現出階段性的目標和特點,但改革是必要的。

既然改革是解決矛盾的途徑,進一步深化改革就必須深入實際,了解社會矛盾,根據新的情況提出新的改革措施。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改革措施,必須隨著矛盾的變化及時調整政策、措施。鄧小平就是與時俱進的典范。我們以農業和分配領域為例。

改革開放起步的時候,針對人民公社存在的“一大二公”、政社不分的弊病,鄧小平提出解散人民公社,恢復鄉政府,農村集體經濟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一改革措施符合當時中國農村的生產力水平,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20世紀90年代以后,家庭經營模式越來越不能適應農業現代化的需要了,這時,鄧小平及時提出了“兩個飛躍”的思想,強調農業的最終出路是集體化,他指出:“中國社會主義農業的改革和發展,從長遠的觀點看,要有兩個飛躍。第一個飛躍,是廢除人民公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這是一個很大的前進,要長期堅持不變。第二個飛躍,是適應科學種田和生產社會化的需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發展集體經濟。這是又一個很大的前進,當然這是很長的過程。”﹝3﹞(pp1310∼1311)1992年,鄧小平再次談到了這一思想,他說:“關於農業問題,現在還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我以前提出過,在一定的條件下,走集體化集約化的道路是必要的……從長遠的觀點看,科學技術發展了,管理能力增強了,又會產生一個飛躍。我講過,農業的改革和發展會有兩個飛躍,第一個飛躍是廢除人民公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第二個飛躍就是發展集體經濟”,“要提高機械化程度,利用科學技術發展成果,一家一戶是做不到的。特別是高科技成果的應用,有的要超過村的界線,甚至超過區的界線。僅靠雙手勞動,僅是一家一戶的耕作,不向集體化集約化經濟發展,農業現代化的實現是不可能的。就是過一百年二百年,最終還是要走這條道。”﹝3﹞(pp1349,1350)這就為農村經濟的進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

在分配問題上,隨著分配領域情況的變化,鄧小平也及時提出新的改革措施。改革開放初期,分配領域主要的弊病是平均主義,鄧小平強調貫徹按勞分配,主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后富。20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大大改善,與此同時,收入差距(包括地區差距、城鄉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擴大,甚至出現兩極分化現象。分配問題越來越突出起來,如果不能妥善解決,勢必造成社會矛盾激化,影響社會穩定。鄧小平指出:“中國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一定要考慮分配問題。也就是說,要考慮落后地區和發達地區的差距問題。不同地區總會有一定的差距。這種差距太小不行,太大也不行。如果僅僅是少數人富有,那就會落到資本主義去了。要研究提出分配這個問題和它的意義。到本世紀末就應該考慮這個問題了。”﹝3﹞(pp1356∼1357)他還說:“十二億人口怎樣實現富余,富裕起來以后財富怎樣分配,這都是大問題。題目已經出來了,解決這個問題比解決發展起來的問題還困難。分配問題大得很。我們講要防止兩極分化,實際上兩極分化自然出現。要利用各種手段、各種方法、各種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少部分人獲得那麼多財富,大多數人沒有,這樣發展下去總有一天會出問題。分配不公,會導致兩極分化,到一定時候問題就會出來。這個問題要解決。過去我們講先發展起來。現在看,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3﹞(p1364)他主張,應該把縮小收入差距、克服兩極分化、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問題提上日程,這是分配領域深化改革的總方向。

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根據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矛盾的具體情況,不斷通過改革及時解決矛盾,完善社會主義制度,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我們完全可以實現“兩個一百年”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作者簡介﹞周新城,教授,中國人民大學

﹝ 參 引 文 獻 ﹞

﹝1﹞ 《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深化改革朝著十八大指引的改革開放方向前進》,《人民日報》2013年1月2日。

﹝2﹞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9頁。

﹝3﹞ 《鄧小平年譜(1975∼1997年)》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5頁。

﹝4﹞ 《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版,第618頁。

﹝5﹞ 《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9頁。

﹝6﹞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頁。

﹝7﹞ 吳敬璉、馬國川:《中國經濟改革二十講》,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版,第9頁。

﹝8﹞ 《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3頁。

﹝9﹞ 《毛澤東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頁。

﹝10﹞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1頁。

﹝11﹞ 《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頁。

﹝12﹞ 《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人民日報》2012年11月16日。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