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四章  宏觀經濟調控

第二節  不同的失業類型和不同的對策

厲以寧

2014年04月02日09:43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二、總量失業及其對策

總量失業是指在經濟中因就業機會不足、崗位不足而引起的失業。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由於農民已被人民公社所管轄,有田可種,所以農民被認為已“充分就業”,不在總量失業之列。政府唯一要考慮和安排的,是城市中達到就業年齡的青年人,以及城市中無業的從而沒有收入的中年人(也包括一些無業、無收入的青年人)的就業問題。當時有兩項重要的措施,一是青年人(當時被籠統地稱作“知識青年”,因為他們初中畢業或高中畢業)到農村去插隊,或到邊疆的生產建設兵團去勞動。盡管這些做法可以安排大批城市青年,但在經濟學中卻把這種現象稱為“隱蔽性失業”,而“隱蔽性失業”是不計入失業人數的。二是給城市中的無業又無收入的中年人和一部分青年人安排做臨時工,從事植樹造林、修路、清掃垃圾等工作。盡管是臨時工,但總算已經就業了。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進入了雙重轉型階段,人民公社已解散,農村家庭承包制已在全國推行,知識青年插隊的做法也被拋棄,再加上農民自行外出務工或從事小商小販活動的情況越來越普遍了,但是總量失業狀況繼續存在,只是有些年份緩和些,有些年份壓力大一些,這些全同經濟增長率高低有關。

根據中國實際,緩解總量失業的對策主要有以下五項:

第一,經濟增長應當維持較高的速度,近期內不要降低到7%以下。這是因為,新就業崗位通常是在經濟增長過程中涌現的,經濟增長率連續滑坡,總量失業必定會增大,這已被中國雙重轉型的歷程所証實。何況還應當注意到,經濟增長率的變動和失業率的變動不僅有時差,而且有不對稱性。比如說,當企業訂單減少,企業產值下降,從而促使經濟增長率滑坡時,就業率並不會因此立刻降低,而是要滯后一段時間,因為企業仍希望訂單會恢復原狀。假定企業匆忙裁員,一旦訂單到了,怎麼辦?所以企業要先等待一段時間,視訂單狀況再決定裁員。這表現為裁員滯后於經濟增長率下滑。另一方面,當經濟轉而復蘇時,已裁員的企業看到訂單開始上升時,一般不會馬上招收職工,企業仍處於觀望階段。這時,企業大多採取讓現有職工加班加點的做法,以應付生產之急。等到訂單確實多了,經濟回暖了,才決定招收新職工。這反映新增就業滯后於經濟增長率的上升。因此,相對於經濟增長而言,就業增加也是滯后的。這也就是經濟增長率的變動與失業率的變動所具有的不對稱性。

第二,增加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提升它們的收入水平,改變它們的消費結構,促進服務業的發展。傳統服務業無疑可以增加許多工作崗位,更重要的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將會增添更多的工作崗位。服務業的就業潛力很大,這是未來吸引高等院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領域﹔此外,也能接納有中等學歷的就業人員。

第三,以創業帶動就業。在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過程中,城市居民和農民都有創業熱情。這是因為,政府鼓勵城鄉居民自行創業的政策措施,大大激發了他們的積極性,如自行創辦小微企業,創辦養殖場,開發灘涂地、荒地和沙地。農民的家庭農場、家庭牧場和家庭林場實際上就是一個個小微企業,除業主本人和家屬在這裡從事生產和經營外,還吸收了本地和外地的勞動者前來就業,這就是“以創業帶動就業”。

第四,民營企業是當前吸納新增就業人員最多的領域。這也是政府在制定就業政策時最應當考慮的領域,主要是要保護民營經濟投資者的產權,解決民營企業面臨的困難,包括領域准入的限制、融資的困難、公平競爭的障礙以及稅費負擔過重等問題。要對民營企業在吸納就業方面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例如,凡是使“零就業家庭”中能有一個人得到就業機會的民營企業,可以得到一定的獎勵﹔凡是使一定數量的“零就業家庭”變成“有就業家庭”的民營企業,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稅費減免。這樣就可以使多吸納“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的民營企業得到激勵。

第五,政府以實際措施鼓勵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遷移到失業率較高的地區去。這種做法,既對企業有好處,又有利於所要遷入的地區和緩解當地失業狀況,增加地方財政收入,提高本地的經濟增長率。關鍵之處在於地方政府必須講誠信,遵守承諾,按照地方政府和遷入企業的協議去做。這也是西方市場經濟國家慣用的增加地方就業的措施。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厲以寧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