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授權 獨家連載
一、雙重轉型期間中國就業問題的特殊性
2008年11月,時值國際金融風暴發生后不久,我正在西歐講學。一次,一位歐洲的經濟學家問道:“在西歐發達國家,一般隻要年經濟增長率保持在2%~3%左右,就業市場基本上就是比較穩定的,不會發生多大的失業問題,為什麼中國近年來的經濟增長率一定要保持在9%~10%以上才不會出現失業問題嚴重化的現象?如果經濟增長率降到7%以下,失業問題就會相當突出,原因何在?”歐洲經濟學家的提問引起了我的思考。
情況的確如此。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率都隻有6%稍多一些,果然全國上下一片不安情緒,驚呼農民工下崗了,要回鄉了,怎麼辦?農民工下崗后不願回鄉,或回鄉后已無地可耕,留在城市裡不走,又該怎麼辦?所以必須對雙重轉型的中國經濟中的就業問題作細致的分析。
首先要指出,中國和西歐發達國家相比,就業狀況是很不一樣的。西歐發達國家的工業化大約有200多年了,那裡的農民進城打工過程早已結束了,進城找工作是他們的曾祖父輩、祖父輩的事。現在留在農村中的農民,有自己的家庭農場、小商店或小作坊,又有自己的住宅、庭園、汽車,生活安定,而且不存在城鄉二元體制,社會保障制度把城鄉都包括在內,他們為什麼會涌進城市以打工為生?何況,城市化率已經高達80%甚至更高一些,城市擁擠,交通堵塞,生活質量不如農村,他們搬到城裡住,有什麼好處?加之,這些西歐發達國家的生育率低,人口增長率接近於零,每年有一批職工退休,新增加的、達到就業年齡的青年人可以填補職位的空缺。如果能有2%~3%的經濟增長率,還可以為從北非、西亞、南亞、東歐來的移民安排職業,社會失業問題不就可以緩解了嗎?
中國的情況與它們不同。中國至今仍是一個雙重轉型的發展中國家,城鄉二元體制繼續存在,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過程尚在進行中,農民進城尋找就業機會仍是他們的選擇之一。所以社會就業壓力依然很大。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現階段必須重視經濟增長率。當然,這絕不意味著經濟增長率越高越好,因為經濟增長率過高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如投資過多和信貸擴張,從而導致通貨膨脹﹔此外,如果隻追求高經濟增長率,將會引起對經濟增長質量的忽視,結果導致結構失調加重、環境污染、資源利用率下降等等后遺症。所以,現階段除了應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率(7%~8%)而外,還應當對中國雙重轉型的失業進行分類,以便有針對性地制定對策。
下面作這樣的分類並提出相應對策:
中國目前的第一類失業:總量失業,即由於就業機會不足、崗位不足引起的失業﹔
中國目前的第二類失業:結構性失業,即有的崗位人浮於事、有的崗位又缺人這兩種情況並存下的失業﹔
中國目前的第三類失業:個人職業選擇性失業,即求職人因種種原因而選擇工作崗位,如果一時找不到願意從事的工作崗位,寧肯等待機會。
不同的失業類型有不同的對策,現分別論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