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
四、個人職業選擇性失業及其對策
“個人職業選擇性失業”概念在西方經濟學中有時被稱作“自願失業”,以區別於想就業而找不到就業崗位的“非自願失業”。其實,“自願失業”這種說法是不准確的。比如說,有人想就業,但卻找不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崗位,這就稱為“個人職業選擇性失業”,以區別於有政府或社會保障制度下所提供的福利(如生活津貼或失業救濟金)而不想工作的人,也區別於由家長繼續供養而不願工作的人,即所謂“啃老族”。
個人職業選擇性失業產生的原因無非有以下三個:
第一,個人有職業評價標准,認為哪些職業是不體面的、被別人瞧不起的,所以不願從事。舉一個例子,有一次在某個沿海城市召開的就業狀況調研會上,聽到該市場勞動部門介紹說:“在我們這裡,從事清掃街道和公共廁所保潔的工人,大多數是來自西南某個中等城市的農民工,而在那個城市從事同樣工作的工人又是來自西南另一個省的農民工”。我們詢問做保潔工作的農民工:“你們那裡不是也缺少掃馬路和清理公共廁所的保潔工嗎?你們為什麼不就近在本鄉本土從事同樣的工作呢?”回答很簡單,就一句話:“在本鄉本土的城鎮干這種活,被熟人碰見,多沒面子啊!”可見,對職業的評價,確實是使待業者不願去工作而寧願繼續待業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個人的專業知識或技術比較狹窄,很難找到對口的就業崗位,這就大大減少了個人職業選擇的范圍。於是會繼續等待。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個人職業選擇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的疊加。
第三,個人的就業觀念有變化,在具備某一專業知識和技術之后,由於找專業對口的工作不順利,產生了不願意(至少是短期之內不願意)再找工作的想法,願意從事“自我就業”。“自我就業”是一種時尚用語,不包括自行創業,如開辦小微企業,經營家庭農場、家庭養殖場和家庭林場等在內﹔而實際上是指沒有固定的工作,有時在証券市場炒炒股票,做點期貨生意,有時寫些散文、小品甚至小說,有時去旁聽大學的課程,有時幫朋友、熟人出點主意,等等。生活上,就業與否也由家庭狀況而定,或寬裕些,或緊張些,如果家庭富裕,他們寧肯繼續尋找合適的工作,而不想“湊合”地找一份工作。還有一些青年人,由於個人就業觀念改變了,所以偏愛“非正規就業”,有時“自我就業”,有時受雇於某個單位,找些臨時工作做,也可以把他們歸入個人職業選擇性失業一類。
由此看來,應對個人職業選擇性失業的措施,主要同職業評價標准、個人應有“厚基礎、寬口徑”的知識技術訓練以及個人就業觀念轉變有關。
關於職業評價標准,這不僅是個人如何評價職業的選擇問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要受社會、家庭、親戚、朋友和同學的影響。當社會上流行著種種對某些職業的偏見和歧視的情況下,個人不願從事某些工作,並不能擺脫或糾正這些職業偏見。這種職業偏見和職業歧視的克服,還有待於社會的共同努力,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
為了適應就業崗位對求職者的要求,大學的專業不要分得過細,對大學生“厚基礎、寬口徑”的訓練對就業是有用的。進入研究生階段學習時,專業可以分得細一些。實踐証明,這對於專業人才的培養有好處。
關於求職者就業觀念的改變,不一定苛求。人各有志,有些人願意等待合適的就業機會的來臨,未遇到適合於自己興趣和志向的就業崗位,就讓他等待吧,不必強求。隻要生活上還過得去,“自我就業”也不一定不好。隻需要有適當的提示“時光不再”,就順其自然吧!需知道,寧肯等待而不願意就業的人,是有自己選擇職業的權利的,政府無法強制他們在某一類工作崗位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