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包容性增长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12年12月14日10:06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二、以包容性增长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缩小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即有效的包容性增长战略需集中于能创造出生产性就业岗位的高增长、能确保机遇平等的社会包容性以及能减少风险,并能给最弱势群体带来缓冲的社会安全网。包容性增长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寻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最终目的是把经济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让普通民众来受益。2010年9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正式把“包容性增长”纳入中国发展模式范畴,即“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们应该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解决教育、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包容性增长的指导下,经济增长所惠及的就不仅仅是一部分人、少数人,改革的成果也就不会仅仅为少数人、个别人所分享;包容性增长将使经济发展的实惠更多地为广大的普通老百姓所享受,是更多的普通人群的生活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和改善。包容性增长不仅是扭转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趋势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公平竞争的要素分配制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制度不仅要充分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而且要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有效缓解城乡、行业、地区和企业内部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需要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构建科学合理、符合国情的公正、公平、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

在某种意义上来看,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收入分配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国民收入分配方式。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决定了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必须以按劳分配为主题。党的十六大把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作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明确要求“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并高度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方面的重要目标,即“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当前,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需要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的大前提下进行,只有巩固和优化“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成分共同发展”这个基础,才能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而只有坚持这个基本分配制度,才能在实现共同富裕基础上构建符合国情、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当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需要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收入分配机制,即打破行业、部门、职业及所有制界限,在初次分配中,要以提高经济效率为主,实行工效挂钩;在再分配过程中,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以求社会公平,以此激励劳动者通过提高文化素质及劳动技能致富。

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控,不仅仅需要治标,更重要的是要治本。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不仅需要关注分配结果的公平,也需要关注分配起点的公平和过程的公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绝非简单的反应在收入调节数量上,更不是“抽高补低”、“劫富济贫”,强行拉平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搞绝对的平均主义,而是更多的体现在收入调节的质量上,在充分肯定各利益主体合理存在的前提下,从政策的设计和安排上来保证人们利益的公正,即要建立起公正的利益均衡机制,向低收入者提供充分平等的机会,即在保证要素所有者的独立性、要素流动的自由性和要素市场定价的客观性的基础之上,对非劳动力要素的初始占有进行控制和调节,使其人力资本的发展有平等的机会。

(责编:张湘忆(实习)、赵晶)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