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理性分析当前地方政府债务
如果全面客观理性分析,便会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是在可控制范围之内的。从债务规模看,至2010年底,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即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为52.25%。即使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全部转化为政府偿债责任计算,债务率为70.45%,这一指标也低于100%的国际警戒线。且我国政府性债务以内债为主,债权人主要以国内机构和个人为主,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相比,比较容易处理。
地方政府偿还债务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政府收入,包括地方的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二是政府的资产,包括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三是地方政府的资源性资产,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这些资源性资产在市场化过程中资本化会带来大量的政府收益。 如果这些资源可以偿还债务,那么政府资产净收益为正。这样的话,政府举债则可以不必过分担心,适当发展“良性债务”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反之,政府资产净收益为负的话,那么即使再少的比重,也会引发政府债务风险,必须加以调整和控制。同时,地方政府举债所进行的各项投资,也不都是打水漂。只不过这些项目今后产生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回报需要在较长期的时间范围内才能获得,也许短时间内会对地方政府还债造成一定的压力。
但从中国未来的发展来看,尤其是城市化的进程,现在只完成50%左右,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交通运输道路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服务,包括水电煤都需要大量的政府主导的投资。地方政府主导公共服务和建设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当我们看到了城市之间、省之间高速公路的发展,轨道交通的建设,土地开发前期必要的储备,大量工业园区、开发区的建设等都离不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开发建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