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初次分配:建立收入增長長效機制
美國等發達國家初次分配以市場調節為主,在勞資自治的前提下,政府通過完善勞動市場法規如低工資集體談判立法、工資支付與工資保障立法、最低工資立法等來保証勞動者工資支付,建立工資增長長效機制。政府通過對企業進行道德規勸、制定工資指導線等勸導和公務員工資增長的示范效應來影響微觀領域的分配行為。
1.最低工資增長機制
我國已建立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如何在促進就業與保障職工權益方面取得平衡,關鍵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收入分配結構。近幾年我國勞動報酬所得在GDP所佔比重逐年下降,2010年為45%,在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55%左右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因此,提高初次分配在國民收入分配中所佔比重是構建最低工資增長機制的關鍵。
第一,改革現行財稅制度,適度降低政府財政收入,降低政府收入在GDP中所佔比重。適度降低稅率、取消和整合各種行政費用,為企業減輕稅負客觀上將間接推動企業工資增長制度的改善。
第二,充分發揮工會的力量,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長期以來我國勞動力市場上“強資弱勞”的格局損害了勞動者的權益,表現為拖欠工資、各項勞動保障不到位等,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內容。為此應發揮工會的作用,使得工會成為工人利益的代表,但由於我國工會隸屬於企業,工會主席多位企業高層領導,勞資糾紛中基本充當“消防員”的角色,很少能真正代表職工的立場。今后要發揮工會的力量,通過工會組織的行動,為勞動者保護合法利益提供支持。在此基礎上推廣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建立健全企業工資共決機制、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工資支付保障機制,讓勞動者的收入與企業勞動生產率同步增長,確保勞動者收入穩步增長。
第三,加強勞動法律法規的監督檢查,將《勞動法》落在實處。各級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要充分履職,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勞動法》監察執行活動。通過日常巡視檢查、專查、勞動保障年檢、專項執法等,督促用人單位執行勞動法,確保勞動保護、工資、培訓、保險、福利、民主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得到貫徹和實施。對非公有制用人單位和農民工集中的行業、企業重點要監察,在規范用工行為、訂立勞動合同、理順勞動關系、監控工資支付等方面加大監察執法力度,對違約行為要嚴懲不殆。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企業的檢查,依法查處拖欠工資、拒繳保費、使用童工等侵害勞動者權益的案件。在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同時,不斷提升勞動者的社會保障水平。
|